入菩薩行論 20211022 持明 仁增塔欽 藏傳




《入雄心菩薩行論》

持明仁增塔欽新譯及闡述

2021年10月22日

སེམས་ཅན་རྣམས་དང་རྒྱལ་བ་ལས།།

有情以及永勝佛

སངས་རྒྱས་ཆོས་འགྲུབ་འདྲ་བ་ལ།།

成佛之法乃等同

རྒྱལ་ལ་གུས་བྱ་དེ་བཞིན་དུ།།

於佛恭敬禮拜般

སེམས་ཅན་ལ་མིན་ཅི་ཡི་ཚུལ།།

對有情何非如是

🌈 持明 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有情以及永勝佛,成佛之法乃等同」,永勝佛或覺綻佛,意指覺醒並淨化所有遮障的佛,祂覺悟的智慧、慈悲任運而展開。此偈的「成佛之法乃等同」,並沒有說佛陀和有情眾生的的心裡境界是等同的。但如果從種性如來藏的角度來看,眾生與佛是一樣的。由於佛已經淨化了心裡的染污,所以眾生的心相續與佛的慧相續這兩個並非相等的。不過要記得,若由種性如來藏最原始的角度來看的話,佛與眾生是一體的,其厲害的功德與智慧、慈悲的力量都是一樣的。但是在心的遊戲方面,眾生仍有不淨之項目,其暫時性的染污尚待清淨。而佛陀是所知障及煩惱障一切皆已經淨化了,不論是突然來臨的染污或是暫時的染污,都已經永盡了、淨化了。因此佛和眾生,從心的角度或是思想境界的角度來看的話,則不是等同的。

那麼從何種角度來看,我們會說佛與眾生是等同的呢?我們修持佛法的究竟目的是為了獲得佛的果位,從我們修持法門的角度來看,佛與眾生是等同的。而修持的法門是指什麼?我們在成道的過程中融入,繼續提升自己、繼續修持之人,佛與眾生在我們修道的過程中就是如此的重要。

依靠眾生,此為心相續的遊戲者,是可以成就佛陀的果位,如同昨天的偈頌所言是慈悲的道路;若以慧相續為主的角度來看,覺悟的覺綻佛也是我們依靠的對象,因為等同的相信、信心清淨的真理,本事研究的態度,我們可以圓滿起來的。所以,自己的自相續之中,依靠佛和依靠眾生都是一樣的,能獲得覺悟佛陀的果位的方法都是俱全的。

「於佛恭敬禮拜般,對有情何非如是」,如同對永勝佛恭敬禮拜般,對有情眾生也是需要恭敬禮拜的。從兩種角度來分析,有情眾生心的本質是種性如來藏和佛是相同的。但是從心的遊戲之角度來看,其中不淨的項目,若能以勇氣來面對,對眾生產生慈悲心時,就修持者本身而言,這是一條修行的道路。對有情眾生慈悲也是修行的道路;對諸佛清淨恭敬的勝拜,也是一個修行的道路。以上二者都是修行的道路,因此說明了此為等同的原因,對佛和對眾生一樣的恭敬禮拜即是如此。

持明仁增塔欽個人思想闡明:

凡夫的世界裡面有一個成佛的資糧,覺悟佛的淨土裡面也有一個成佛的資糧。凡夫的世界裡面可以積累成佛的福德資糧之原因是,看懂自己,對於自己相關的所有有情都發起慈悲的心,同時具有修持忍辱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修成功成佛之道是不錯的。

    而覺悟的世界裡面也具有佛的真理,我們對諸佛菩薩有相信、信心、清淨時,如理如法的行持,達到佛一樣的境界,在覺悟的狀態之中也有無數修行的真理存在。

所以,凡夫的世界和覺悟的淨土,兩者皆有等同佛的真理存在,獲得等同佛的真理的福德資糧存在的。若一個持續修持大乘的行者,認為凡夫的輪迴世界是很苦很苦,這種思想應該有問題吧!

    修行大乘之人都是不怕煩惱、不怕輪迴,可以自他相換地犧牲自己,所以勇氣都是展現出來、忍辱都是修持起來,境界皆以大乘的境界為主,行持都是菩薩的行為為主,思想都是廣闊無窮,輪涅一切平等,對有情的慈悲心非常強大。

所以在輪迴中,碰到自己流浪幻轉的生老病死、身旁親友的生老病死、面對凡人的複雜思想行為等,須瞭解所有的有情皆是幫助我們成佛的資糧。所以若要將有情轉化成我們成佛的資糧時,首先要看懂自己,接著,增加聞思修的智慧,並持續精進,透過有情的煩惱、有情的苦悶、有情的幻覺,令福慧的力量增加,特別是心裡的境界增廣起來。

    若遇到家人或親人生病等等的狀況,更可以讓我們修持愛心和慈悲的道路,學習究竟四無量心的真理,及自他相換等等的態度。家人親友等等面臨死亡時,也是要學成、修成輪迴續流裡面要暫停的一種菩提心的甘露。

    即使生死輪迴裡面苦悶到了極點,不斷地流浪在六道輪迴的感覺和感受,同樣也可以修成自己心中的境界和菩提心,及增加自己行持上面的一切真理。

    一切真理的意思即是三門皆是向善,方向操作在善根上面,每一天內心皆具足正知正念的情況下,身口意的功德都要讓它增加。這樣做的話,有情的世界也是佛陀的世界。

    如此,日常生活是一種修行,上班工作也是一種修行,行住坐臥等等,通通都是學習佛法的狀態,並且可以增加圓滿福慧資糧的機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二偈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