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上師言教》一切諸法悉皆涵括於六臻究竟岸之中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仲滇巴又問:「有些人聲稱已悟達空性,但為何貪心與瞋心絲毫沒有降低呢?」覺渥傑回答:「他們所講的只是口中的空話而已,若正確究竟了悟空性,其身語意則猶如腳踏入棉花和羊毛般柔軟、糌粑加入酥油般調和。如洛班阿亞迭巴(聖天阿闍黎)云:『僅思惟一切諸法的本質是空性或不是空性,如此懷疑即能令輪迴溶毀。』因此正確究竟悟達空性真理,則與永靈藥一樣,一切諸法悉全具足於此中。」
    仲滇巴又問:「證悟空性之時,為何一切諸法具足於此中呢?」覺渥尊者又說:「一切諸法悉皆涵括於六臻究竟岸之中。若無錯謬悟達空性正確究竟的真理,則心中對外在、內在一切物體絲毫沒有執著,也沒有貪婪,即恆時不斷具足布施臻究竟岸。因斷除執著之時,則沒有任何不善的污染,即恆時不斷具足持戒臻究竟岸。對一切萬物諸法之上無有『我』與『我的執著』之時,則無有瞋怒的機會,因為我與我瞋怒的對象都沒有,所以忍辱臻究竟岸也會恆時不斷存在。極欲了悟空性真理且具有歡喜自在之心,則精進臻究竟岸也無有中斷,且恆時具足。物體執著的散亂皆永離,故恆時不斷具足禪定究竟岸。對任何事物具有三輪執著的心念皆永離,故恆時不斷具足智慧臻究竟岸。」
    仲滇巴接著問:「若是唯以悟達空性的見解和修持,即會成佛嗎?」阿底峽尊者闡述:「一切顯現、一切認為存在的,全都是由自己的心所出現,無一不是。心的本質與空性二者一如了悟,即是見解。於此之上無有散亂、長期穩住的禪定,即是修持。於此之中積累虛幻般的福德與智慧二資糧,即是行持。若能真實擁有這樣修行境界的權力,則可於夢中出現;若夢中出現,則臨終中有也會出現;若臨終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境界,則中陰也會出現這樣的境界;若中陰出現這樣的境界,則必能獲得不共成就。」
    永勝佛所宣講的八萬四千個法門皆是為了令自相續之中生起淨悟菩提心、空性、慈悲一如境界的方法,一旦離開廣大菩提心、空性、慈悲一如之精髓,即使出現見修一切諸法甚深的樣貌,也得不到圓滿覺綻如來的果位。
    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密續的修持需具足菩提心,若具足淨悟菩提心,乃為此生當中成佛之因。若是無有淨悟菩提心,則與外道無有差別。因外道本身有些也有觀修、修咒、脈風明點的觀修、因果取捨等,但皈依與發心二者無有,所以永遠脫不開輪迴。
格西卡喇巴瓊(卡喇恭瓊格西)云:
    從皈依開始,
    到出家戒、菩薩戒、密乘戒全部的戒律皆獲得,
    但若是對此生的一切諸法沒有想嘔吐般的出離心,則無有利益。
    經常對他人講經,
    但若沒有降低自己的傲慢,也是沒有用。
    修行上有少許的進步,但是將皈依置於法尾且已經丟棄,也是沒有用。
    日夜不停地善修行持,但若是無有菩提心,則不可。
    若是皈依與菩提心二者的基礎上,沒有持握得非常穩固,則佛法上聞思修多麼廣大的樣貌,也如同在冬天的冰上建造一座九層樓的宮殿一般,內部牆面畫上諸多壁畫,最終無有精髓。
    吾等應做到皈依與發心二者的基礎,不可小看,也不可認為是初學者的法門。一切成佛道路前行、正行、後行三者都以皈依發心而圓滿,此極重要。無論優劣高低,皈依與發心的法門需要特別凸顯修持與訓練。
    尤其上師與黃衣僧人收取為亡者修法所供養的食物,而要將死亡者的心識牽至淨土,心相續之中真實無偽的菩提心絕不可缺。若離開菩提心,無論儀軌與淨化業障等如何修持,則對活者與亡者都無有利益。表面上,看似利益他人,但最終卻摻入自己的自私自利,如此一來,自己也沾上煩惱業障的染污,死後將出生於惡趣。
    有些修行人即使具有如同鳥類在虛空中飛翔,如土撥鼠鑽入地裡,貫穿山岩暢行無阻的穿通神通等,以及在岩石上留下手印、足跡等甚稀有的各種顯相,但若是自相續中沒有菩提心,有可能是外道或大魔鬼進入其自相續之中,除此以外,別無他路。
    這樣的對象可能讓一些非常愚痴的信眾跟隨他,相信他且供養他,但最終自他皆無有意義,且是一種危險。若具足珍貴的菩提心,而無有其他功德,任誰與他有因緣接觸皆能獲益。
    但是我等並不知道菩薩會出現在何處,經論中載屠夫與妓女等其中也可能存在各種方法俱全的菩薩,所以其他眾生的自相續之中有無菩提心,極難了知。
伏德越云:
    吾與吾同等覺者外,凡之輕重,人不了知。
    若自相續具有菩提心,本尊和上師、善友等皆可思惟如同如來佛一般。
    自相續中似乎悟達究竟的真理,而後出現很多神通、獲得禪定的境界、親見本尊等各種徵兆的功德時,依靠如此功德,如果自己心中大慈大悲的菩提心越益增長,此即是真的功德。如果依靠此些功德,而自己的自相續中菩提心卻越來越遞減,感覺是成道上修行的樣貌,這肯定是妖魔的障礙而走上顛倒的路。
    尤其若是自相續悟達真實本覺,則對上、對珍貴的成就者會出現信心與清淨心,對下、對一切眾生會產生極為慈悲一如的菩提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八偈(下)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