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四偈(三)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四偈(三)
སྲོག་ལྡན་མཁའ་དབྱིངས་འགེངས་པའི་སེམས་ཀྱི་རྒྱུན།།
命識心續漂浮滿虛空
ཐོལ་བྱུང་སར་སྐྱེས་མཁའ་ནས་ལྷུང་བ་མིན།།
毫無憑據怎能瞬間起
འདི་ལ་སྔོན་སོང་བགས་ཆགས་བསམ་མི་ཁུབ།།
皆因往昔不思議習氣
བགས་ཆགས་ནང་སྦྱང་སེམས་ཆོས་འཚོ་བར་རོལ།།
習淨心澄法融心生活
    在藏傳佛教裡我不算什麼(仁波切自謙),但是依法不依人,我講的佛法道理是有傳承的,因為我所講的佛法道理全都是我曾聽聞過、思考過的,而且是經過長期禪坐而講述出來的。
    基本上藏族的修行人,無論是瑜伽士身分的修行人也好,或者比丘身分的修行人也好,這些修行人的證量都很高,特別是瑜伽士修行人的證量是無邊之高,神奇得不得了,看外表不一定準確,絕非裝神弄鬼,他們的修行境界至高無上。
    我身上有三塊疤,這些疤是怎麼出現的呢?我二十幾歲時在家鄉的一座山洞裡聽法與閉關,當時一位來自青海地區的喇嘛,拿了兩部很大的經文,希望我幫他口傳一下,我問他:「為何要傳給你?」他說:「因為你有這兩部經的口傳傳承,所以請口傳給我。」當時年輕的我驕傲地想傳給他,於是邊傳法、邊講法。傳完以後,大約已經十多年、將近二十年沒有再看到他。
    之後有一回我在四川成都,我大哥也回到成都,他的修行境界比我高,此時親妹善行母罹患肝包蟲病,病得很嚴重,大哥找到一位有神通的喇嘛,大哥叫我跟他一起去見這位喇嘛,我說:「你帶妹妹去,我不去。」但後來我還是一起去了。
    到了藏族街,見到一位肥肥胖胖的喇嘛,大哥說就是這位喇嘛,原來他就是當年我傳法的那位青海喇嘛。大哥不知如何知道這位喇嘛有神通,於是喚他過來,再度確定他是不是神通喇嘛呢?對方回答:「是。」大哥掏出念珠請他加持一下,只見喇嘛接過念珠,吹了一下氣,交到哥哥手上後,哥哥說:「這念珠太燙了,我拿不住,只吹一口氣就變成這麼燙。」我心裡頭偷偷想,也許是大哥搞鬼,我心想覺得這位喇嘛可能沒這麼強。
    神通喇嘛住在一家普通的飯店,我們一起回到他住的飯店,然後他開始修法。只見他拿起金剛杵吹了一下,就說:「熱了。」我說:「先讓我摸一下。」我認為他只是我以前傳法的弟子而已,他真的證悟了嗎?成就了嗎?真的這麼快嗎?我心裡想驗證他一下。
    只見他把金剛杵稍微碰一下我的肚子,頓時感覺真的非常痛,但當時沒人拉著我,我只好忍著。如同有些戲劇裡演出逼供犯人時,會把鐵塊燒紅,烙印在犯人的身上,這時我的肚子上和戲裡所演的一模一樣,發出「滋滋滋」的聲音,而且冒出煙來,我心裡想這幾乎和烤肉差不多,他真的證悟了。
    在我的肚子碰到金剛杵之前,我摸過金剛杵,確定是冷的,他只把金剛杵放在我的肚子上幾秒鐘而已,就快速灼熱起來,非常神奇。
    從此以後,我的胃痛減輕了,和之前比起來現在胃比較不痛,以前吃食物經常會吐出來,現在改善許多,可見確實有很大的加持。
    雖然是外在小小的神通,藏族裡確實有許多究竟證悟空性的修行人,但我肯定不是(師自謙)。我有的本事就是近二十幾年的講法,講的對象都是漢族,能有幫助就幫助了,沒有幫助就沒有幫助,就是如此。
    今天講到「習氣永淨」。淨化習氣之前,要將佛法運用在心中,落實在生活之中。佛法融入生活之中,意即吃飯有佛法,走路有佛法。因為佛法與心不二,事實上不需要佛堂,拜拜不是佛法,拜拜只是佛法的一種動作。真正的佛法要如佛陀一樣講經、聽法,講經、聽法。但是有些人雖然一直聽法,卻都沒有吸收,只想辯論、想問問題,一直想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思想。
    首先應將所聽過的法好好地思考、思考、思考,真正了達以後,才能問問題。假如想到什麼,就問什麼,這是不負責任。為什麼不先思考清楚上師講過的或佛書裡所載述的之後,再問問題呢?為何不事先考慮清楚呢?一旦思考清楚以後,自然就會有佛法的加持,加上自己的用心、努力的結果,答案自然會展現在自己的心中。
學佛是很圓滿的事情,尤其真正碰到問題時,要懂得滿足。假如有人破產了,但生活費還夠用,只是沒有原來的富裕,如果有滿足心的話,將現在簡單的生活和原來富裕的生活比較一下,也許現在簡單的生活,快樂會多一點,因為不用再擴大發展事業,不需要再賺取更多錢。
有時候佛法很奇特,一想到滿足就會很開心。有時要想到人生無常,現在無常還沒輪到我,我還活著,我是成功人物;我的身體健康,我是成功人物;我的伴侶也不錯,我是成功人物;我很滿足,我是成功人物。
    有了滿足心,人生過得去就好,因此要多運用佛法裡的滿足心、明白的心、寬容的心,將佛法時時刻刻運用在現前的生活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