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八偈(下)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十八偈(下) 
གྲོག་མ་བཞིན་དུ་མི་ཚེ་བྲེལ་བ་དག། 
晨朝落暮猶似螻蟻般
 འབྲས་བུ་འཐོབ་པ་ཉི་ཚེའི་འཚོ་སྤྱོད་ཙམ།། 
所獲之物微渺如沙漏 
བྲེལ་བའི་བརྩོན་རྒྱུན་ཐར་པར་ཁ་ཕྱོགས་ན།། 
若轉無益諸事精勤行 
ཐར་པ་མཆོག་ཐོབ་སེམས་ཆོས་འཚོ་བར་རོལ།། 
得勝解脫法融心生活 

 你真的想解脫嗎?這是一個問號。你在意過解脫這件事情嗎?你仰慕過出現解脫模樣的觀音菩薩嗎?你仰慕過示現解脫的文殊菩薩嗎?你仰慕過釋迦牟尼佛嗎?最起碼要仰慕諸佛菩薩,將諸佛菩薩變成自己的榜樣。 大多數人的榜樣根本不是諸佛菩薩,甚至有些老弟子有時候也會說喜歡某明星之類的。愛打籃球的人也把籃球明星變成他的偶像,凡人世界就是這樣,這是習慣上的問題和目的上的態度,這是兩種不一樣的態度。
可見如果我們想要解脫的話,所做所行都要朝向解脫、朝向解脫、朝向解脫,方向在解脫方面,才會有效果。 有些弟子有空的時候,常用手機看新聞,卻沒有想利用這個時間來念經。我沒有講法時,他也沒有想要坐在佛桌前。甚至有人來精舍,不念經、不持咒、不打坐,我在精舍裡從來沒看過有人主動念經、持咒和打坐,因此不具解脫的因,果當然不會展現出來。 
 今天所講述的是,凡夫眾生像螞蟻一樣,跑來跑去,做了很多事情,日夜不停地忙碌,覺得自己的家人不對、自己不對、自己的金錢財物不對、自己的事業不對,思想則更忙,但是得到的結果卻是一個很小的東西。 金錢財物對生活有些許幫助,但即使再多的金錢財物放進棺材裡也帶不走。有些人雖然做了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但多少有些許獲得,不過有些人甚至連基本的生活條件也得不到,無論多忙仍然沒有錢。 因為你們是學佛者,身為上師的我要敢講,當直接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支持你們這種凡夫的思想。你們每天動盪的念頭都是凡人的思想,你們每天做的都是凡人的事情,凡夫世界中你做得對。
 但是以一位佛法老師,以上師的立場來說,不能說你做得對,因為你將你的精神和時間全都放在凡人的操作方向,不對就是不對,我的意思是,這樣做是不對的。 不對又怎麼樣呢?我們要改變一下我們的思想,解脫的思想要多一點,要多做一點解脫相關的事,最起碼會有些許的效果,如同螞蟻一樣會得到一些微小的東西。 若是所有忙碌的方向都朝向解脫的話,珍貴的解脫也會實現出來。但是凡夫並沒有朝向解脫的方向操作,一般人會說內心改變不了,為什麼會改變不了呢?主要沒有因。 有時你很有智慧的樣子,有時很開心學佛的樣子,或是能控制煩惱的樣子都示現出來,但有可能一下就不見了,為什麼呢?因為你因上的種子不好,沒有播下對的種子,只播下假的種子或不穩的種子,所以我們學佛的果實都無法展現出來。 如果說不了解空性,當然無法了悟空性,因為完全沒有行持了悟空性的修持,而且一直執著於非空性方面,不是嗎?在物質上、非空性方面非常執著、非常強大地努力,所以你所知和所悟當然不是空性方面的真理。 如果不是朝空性方面努力,而將操作的方向、心裡的態度都放在永恆堅定的事物上,一直努力、一直執著,當突然遇到無常時,自然就會苦。 不明空性就是沒有朝空性的方向操作,而是以物質為主的思想,執著於堅定穩固的物質,面對人事物時時刻刻都是以永久的思想形態來研究這個東西、接觸這件事情、努力這件事情、認真這件事情、希求這件事情。 但是物質本身有缺口,例如生意很好,也會變不好,一切很好的事情都有可能變不好,一切高的東西都會變成低的,包括家人、自己的身體等並非堅定穩固,一遇到無常的時候,就會傷心到底、痛苦到底了,為什麼會如此傷心、痛苦呢?因為從來沒有想過、沒有考慮過無常,也沒有想過空性,也從來沒有考慮過一切都不是堅定穩固,都是虛幻、虛相的,卻認為是堅定穩固的,因而會如此痛苦,那麼痛苦是誰找的呢?自己找的,完全操縱在自己。 
 以平凡的眾生而言,沒有空性的觀念還可以,可是如果學佛已經學二十多年的人卻沒有空性的觀念,這是不好的,必須要有空性的觀念。 沒有成佛是正常的,因為沒有成佛的因,當然也不會證悟空性,因為你操作的方向都是朝向物質世界。若在物質世界裡,你碰到生意不好,現在很慘,或身體不好,朋友對我不好,我很糟糕等,這是當然的,因為你所有操作的方向都在堅定穩固上,真實出現的實際狀況都是有問題的。 若是人生忙碌的方向朝向解脫的話,就會得到珍貴的佛法力量,人生忙碌的方向應朝聽聞、思考、修持佛法、打字、閉關、讀書會等多做一些,這就是將佛法融入心中,好好地過生活的意思。
 講述於2020年3月28日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