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二十三偈(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二十三偈(上) 
བརྟན་སྣོད་ཆུ་དྭངས་ཟླ་གཟུགས་གསལ་པོར་འཆར།། 
鍋鼎平穩水澄月影浮 
སེམས་ཀྱི་རྣམ་རྟོག་ཉུང་ན་ཞི་གནམ་བརྟན།། 
思緒微稀禪定堅穩固
 ཞི་གནས་བརྟན་པས་སངས་རྒྱས་སྐུ་མཐོང་བས།། 
永持入定誠可親見佛 
དྭངས་བ་བརྟན་པོས་སེམས་ཆོས་འཚོ་བར་རོལ།། 
淨心明燦法融心生活 

 在一個水桶、碗、鍋子之類的容器裡,或是水晶碗、玻璃盤裡放入水,如果水是乾淨的,沒有任何雜質,也沒有晃動的話,天上的月亮很容易映照在水面上,而且會很清楚地呈現出來,這是一個比喻。 實際的狀態是什麼呢?如果思想上沒有太多雜念的話,止觀裡止的禪定就會自然地展現出來,即止禪會自然出現。止禪自然出現的時候,你所理解的情器世界清淨真實的樣貌也會示現出來。 你在戶外花園等地方,用一個美麗的鍋子或盤子盛水,水中沒有任何污染,水也沒有晃動的時候,天上的月亮就會自然地映照在盤子裡,出現水中月。此時在我們的心中,我執所現的凡夫思想與自心分開了,自心能分辨出,那是凡夫思想,這就是一種智慧。凡夫思想和智慧分別以後,禪定就會自然展現。 若是以凡夫思想為主的話,則不怎麼樣,自然會出現痛苦。思想和智慧裡,其中智慧的部分,若有止的話,禪定的力量會展現出來,亦即止觀的禪定,止是停止的止,止和觀是佛教術語,止禪打坐的時候,思想是障礙。無論是分別的思想也好,恐懼的思想也好,或任何動盪的念頭都是禪定的障礙。 此處所說的並不是大圓滿法,大圓滿是另一種說明。我們現在講的是,止禪的時候,思想是障礙。止的禪定、止打坐的時候,不能有念頭產生,不能有粗部的念頭,也不能有細部的念頭,因為念頭是修止的一種障礙。當思想越來越減少的時候,止禪的部分就會越來越穩固。止禪穩固以後,心中自然會展現出如來佛清淨的佛身。 意思是,如果你前方鍋子裡的水是清澈的,鍋子沒有任何晃動的時候,天上的月亮就會呈現在清澈靜止的水面上。如果你的思想之中沒有太多動盪的念頭,沒有貪瞋痴五毒燃燒的念頭,沒有粗部窘迫的念頭,連最細部的念頭都沒有轉繞,都沒有生起的時候,這時心中會出現止觀裡的止。 出現止的時候,就是淨息。漢傳佛教將止觀二者放在一起,但事實上,止觀二者的差異非常大,這二者不能一同看待。止就是止的禪定,觀就是觀的禪定。 止的禪定穩定以後,才會出現觀的部分。出現觀的部分以後,止觀雙融的樣子也會展現出來,因此先有了止的部分是最唯要的,漢傳佛教常用的名詞「止」,我重新翻釋為「淨息」或「寂息」(有寂靜、熄火之意)。此時粗部的思想都沒有了,細部的思想也控制了,定在某一個地方,就是寂靜的息,也稱為止。 若是思想飄泊與散亂,內心晃動不安是掉舉。而昏沉則是內收,悶悶的或昏睡相關的,一般在聽法或打坐的時候,經常會有昏沉的感覺,特別是工作很忙的人,很容易出現昏沉。昏沉是寂息的障礙,也是止禪的障礙。在沒有內收昏睡、昏沉的情況下,而且全然遠離心的外散、飄泊與掉舉的時候,就會出現寂息的止。 那麼止要如何打坐、觀定呢?我們要觀靶。觀想自己的前方有一根棍子或木頭也可以,一根木棍插在地上也行,心安住在觀靶的木棍上,眼睛看著它,安住在定意上,完全不讓心跑掉,完全不讓心昏睡。 心安住的力量越強的時候,本心的力量或外在諸佛如來的淨土和佛陀果佛的顯相就會自然展現出來,所以止的部分是很主要的。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八偈(下)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