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6月15日(一)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闡述 
2018年6月15日(一)
 གང་ཚེ་འཁྲུལ་པའང་ཡོད་མིན་ན།། 如若幻境無成立 སྒྱུ་མ་གང་གིས་དམིགས་པར་འགྱུར།། 幻術任一云何觀 གང་ཚེ་ཁྱོད་ལ་སྒྱུ་མ་ཉིད།། 倘或汝有幻術謂 མེད་ནའང་དེ་ཚེ་ཅི་ཞིག་དམིགས།། 若無當時觀何緣 

 這是真相唯識派的見解,因為有有部、經部、唯識、中觀自續派、中觀應成派,才有不同次第的法門教派,現在要說的是屬於唯識教派的道理和看法。 這裡說到「如若幻境無成立」的意思是,幻境是無法成立的,因為以唯識派來說的話,一切外境的色法都是心產生出來、心所造出來、心投射出來的,所以外境的色法是不成立,而幻覺出來的外境色法是沒有的,因為原本就無法獨立、堅定的存在。 
 看到外境的一切顯現,就像眼睛壞掉的時候,出現頭髮碎碎的樣子一般,事實上,外境是不存在的,如同頭髮的髮碎一直飄在天空之中,這是沒有的。再者,夢裡的夢境、夢裡顯現的外境,事實上也是不成立、不存在的。 
 同樣的,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一切外境都無法成立在一個、多個等等裡面,連有部、經部所說般的塵無方分,這種的見解也是無法成立的。 唯識派認為所有外境都是怎麼展現出來的呢?唯識派主張是習氣所生的。習氣所生的外境處所,習氣所生的色、聲、香、味、觸等等一切都是習氣所顯的。而身體外內的一切也是習氣所生、習氣所顯,所以唯識派的見解之中,沒有獨立堅固的一個外境存在,也不承認有部、經部所說般的最細類的塵無方分。 如同一種眼睛的疾病一樣,一直看到天空中好像有髮碎,頭髮碎碎降臨的樣子,也如同昨日的夢境一樣,事實上沒有一個外在的環境,而現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如此,沒有外境。 
 這裡說到「無成立」,也可以說外境無成立是唯識派認同的,唯識派認為外境都是習氣所顯而投射出來的顯現,認定這是無成立的。 
 從無成立上面可以了解一件事情,唯識派認為,若是最細類的自明自燦的心識沒有的話,就如第二句裡面說的一樣「幻術任一云何觀」,要用什麼心態來讓外境顯現出來呢?外境是從哪一個心識裡面展現出來呢?所以依他起性裡的最細類自明自燦的心識應該是成立的,如果沒有成立的話,一切外境的幻術都是從哪裡顯現出來的呢?任何觀待一切的外境,連依他起性裡的最細類自明自燦的心識,這是唯識派的專有名詞。 
 如果最細類自明自燦的心識不成立的話,一切外境顯現的源頭就沒有了,一切外境顯現的明知,要如何知道外境,沒辦法觀。
「任一云何觀」是指沒辦法知道的意思。 這時中觀派的理論又駁斥過去,剛才唯識派認為外在的外境色法沒有獨立存在,這是可以的。但是心,若是沒有依他起性的最細類的心,這是不行的,這是唯識派的見解。對於唯識派所提出來的見解,中觀派直接對唯識派加以駁斥,怎麼駁斥呢?用同等的道理來駁斥。 
 唯識派認為,沒有心識的話,就沒有外境的源頭,所以依他起性的心識沒有了,外境的源頭也沒有了,因為依他起性最細類的心識沒有了,那麼習氣所顯的一切就變成沒有源頭了。 
 這時中觀派對唯識派說,如你們所說,一切虛幻般、空幻般的外境都是不成立的,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不成立呢?在事實的究竟上面不成立。沒錯,唯識派你們是這麼說的。 因為虛幻般的外境在事實的真相上、事實堅定穩固的事情上面,沒有成立的情況下,所以有部、經部所說般的「塵無方分」和「識無時分」也是,這些也都不成立,都是虛相般的、幻覺般的。 提到空幻般的對境不成立,你們唯識派說的是對,但是你們說,空幻般的對境都不成立的時候,會有一個依他起性的心,有這依他起性的心有什麼用呢?因為對境不在了。依他起性的心在,你們所理解的是什麼呢?因為對境都不成立了、都沒有了。 你們都不承認外境的色法,因此在一切境都沒有的情況下,你們唯識派還有一個依他起性的心,它要知道什麼東西呢?連結什麼東西呢?因為完全沒有對境,不承認對境,你們唯識派認為對境都是心裡顯現的習氣而已。 你們不承認對境的情況下,有依他起性的心也沒有用,因為你們沒有對境,沒有對境的時候,依他起性的心也無法產生作用。沒有境,怎麼產生作用呢?如果我們現在看到所有的外境都沒有的話,我們的心就沒辦法展現出來了,因為妄念不會產生,所有的妄念都是因為有一個對境才會產生出來的。有了粗部的對境或細部的對境以後,我們念頭才會展現出來的。 
而唯識派你們說有最細類依他起性的心,我們不是超越了平凡人,你們認為超越平凡人的依他起性的自明自燦最細類的心識,雖然存在,可是你們也沒有對境,因為你們任何時候都不承認外境的色法,認為外境都是心創造的,你們任何時候都不承認外境的色法的情況下,那麼你們有依他起性的心識有什麼用呢?中觀派直接這樣對唯識派辯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