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6月21日(二)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闡述 
2018年6月21日(二)
 這裡又說到「鼠毒般」,意思就是說,一隻有毒的老鼠咬到人的時候,假若是在冬天被咬到的話,要等到春天打雷響聲的時候,毒性才會發作,而不是被老鼠咬到的時候,毒性就發作,這是一種比喻。如同前面說到,因為藍色的對境和心識互相連結起來,所以只要想到藍色的對境,自然就能產生持握憶念藍色的心識,而不是持握憶念藍色的心識能夠自明自燦的。
 這裡以鼠毒做比喻,在冬天被老鼠咬到了,當春天雷聲作響的時候,身上的毒性便發作了,這個時候會想起來:「喔!之前冬天老鼠曾咬過我,在老鼠咬我的時候,毒性就已經進到我的身體裡面了。因為冬天被老鼠咬到傷口的對境是存在的,所以現在才會想起來,喔!那時老鼠咬我的時候,毒性就已經跑到我的身上了。」現在憶念起來的是過去的對境,當時被老鼠咬到的傷口,現在想起來了,因此在沒有對境的情況下,心識不會獨立產生的。
 這個比喻的意思是,以前你接觸過藍色的對境,之後才有憶念藍色對境的心識,唯識派認為這是自明自燦,但這不是。中觀派認為,因為對境和後來的心識兩者互相有連結的,如同冬天被老鼠咬的時候,毒性沒有發作,但是春天雷聲作響的時候,就知道:「喔!那時我被老鼠咬了,咬的時候留下了傷口,毒性就跑到我的身上了,只是當時毒性沒有發作,等到春天雷聲響起的時候,才知道這毒性是冬天被老鼠咬到所傳染的。」 
 意思就是說,在冬天被老鼠咬的對境存在的情況下,現在想起來,才發覺那時被老鼠咬到,老鼠的毒性就已經跑到我的身上。有對境,才會發生現在的憶念思想,現在的憶念思想是因為過去有對境,才會展現出來,而不是自證自燦的原因,所以唯識派所說般的自證自燦的心識,獨一無二的樣子存在、實體的樣子存在都是不可能的。 再說一遍,唯識派剛才說到,以前曾經接觸過藍色的對境,之後想起來的原因是自明自燦,但並不是如唯識派所說的這樣。 
 中觀派則認為,因為有很多其他原因聚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對境。而對境形成了以後,之後的心識就產生出來了,但這個心識不是自明自燦的。 
 如同冬天被老鼠咬傷,老鼠的毒性跑到人的身上,當初並不知道身上帶有老鼠的毒,但是到了春天,雷聲響起來的時候,毒性發作,才知道這毒當時已經在身上了,因為想起老鼠咬傷時的對境,所以之後才有這個心識展現出來,以此證明唯識派所謂自證自燦的心識是不成立的,中觀派辯駁了唯識派。 
 中觀派認為,當初被老鼠咬傷的時候,鼠毒已經跑到我的身上了。回想起之前的景象,雖然當初的對境不在了,但是對境和心識相互連結,當初被老鼠咬傷的動作和對境存在,之後才有了這個心識:「喔!當時被老鼠咬傷,老鼠的毒就已經跑到我身上了。」於是這樣的思想產生出來而已,所以這是對境引起的一個思想展現出來。由此可知不是自證自燦的心識明瞭自己的,而是眾多因緣聚合而瞭知。 
唯識派又說,「此外因緣俱足謂,見他自心明燦現」,指的是止和觀,停止的止,止觀裡面的止是有些修行的程度,根本頌提到「此外因緣」,其他原因是止觀的力量,透過修行的觀修。這裡面提到「止」的時候,止的本質就是心不散亂,心保持在自己掌握之中的一種喜樂、沒有太多雜念的狀態,就是止。 
 如何觀修止觀呢?當貪瞋痴等煩惱的業風太強的時候,用深呼吸的方式來修持止觀;貪婪心很強大的時候,以不淨觀的方式來修止;傲慢心很大的時候,就用十八界等等分類的方式來修止;瞋心很強的時候,以慈悲、慈祥等等的方式來修止;痴心很強的時候,以緣起的法門來讓自己的心通順,這是共同的止觀。 
 特別做到有些止觀以後,就會具足一些神通,具足神通以後,自然而然就會有他心通,所以唯識派的意思就是修止的方式,根本頌裡面說到「此外因緣」的意思就是止。
 止觀兩者裡的止就是一種修行的練習,心不會跑到散亂之中。透過一些法門的實修,使得達到止修的某些境界,進而具足神通的真理,這個時候也看得到其他眾生的心。
 唯識派的意思是,一個止修圓滿、證悟神通者看得到他人的心,如果看得到這麼遙遠且不同相續的心的話,為什麼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心呢?一定看得到的,所以一定會有自證自燦,因為修止境界達到神通俱足的人能看得到別人的心,何況自己的心這麼近,當然自己看得到自己的心,因此肯定是有自證自燦的心。 修止的人看得到遙遠、自相續不同眾生的心識,當然這麼近、自己相續一同的心,怎麼會看不到呢?唯識派這樣辯論過來。
 唯識派接著又說,若看得到遙遠的毛,當然也看得到最近的繩子,而繩子是由很多毛形成的,既然可以看得到遙遠地方的一根毛,那麼看不到前方的繩子是不可能的。修止圓滿、神通俱足的人具有看得到別人不同相續的他心通,那麼遠的地方都看得到的話,自己當然會明白自己的心,這就叫自證自燦。因為能夠看得到前方遙遠的一根毛的話,自然很容易看得到前方的繩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