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6月27日(下)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闡述 
2018年6月27日(下)

 再說一遍,唯識派質疑中觀派說,佛沒有發心的動機想度化眾生的話,怎麼度化得了眾生呢?這個問題是要想的。唯識派認為佛證悟究竟的空性,涅槃就是空性,成佛就是證悟空性了。若悉全空性的話,佛沒有任何執著的項目,包括外在眾生的存在、內在想度化眾生的發心動機都沒有的話,那麼怎麼度化得了眾生呢?
 中觀派回辯說,佛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成道日子裡,祂行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善業、發四無量心、行六度波羅蜜多等等很多如雲如海一樣的菩薩行持,在成佛之前一直行持,所以祂成佛以後,過去所累積的祈願圓滿,自然而然形成度化有情的事業,講法也是自然而然展現出來,連佛本身都存在於無上法界空性之中。以不存在的樣子來存在,以八不離戲的姿態而存在,但是度化有情就像鏡子裡的人物一樣,就像百施天王原本在三十三天吃東西,但是他的化現卻在其他地方出現一樣。 
 究竟圓滿的佛陀早已在究竟的空性裡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但是他度化有情是自然而然化現出來。在度化有情的顯現上面,是以一尊化身佛的樣貌,展現十二行誼一樣,而後三轉法輪的講法,讓眾生解脫,也是自然而然顯現出來。 
《入中論》載:「如具強力諸陶師,經久極力轉機輪,現前雖無功用力,旋轉仍為瓶等因。如是佛陀法性身,現前雖無功用力,由眾生善與願力,事業恆轉不思議。」 如同陶師做陶瓷的時候,需要轉動轉機輪,剛開始需要一直轉,這一開始需要轉動,就好像佛陀成道一樣,祈願等等全都是需要,之後陶師就不用再轉了,因為自然而然可以依靠前面轉動過的力量,來推動機輪成為製作陶瓷的因,可以很順暢又不用轉動。 
 製作陶瓷一開始要轉動機輪的是成道,之後不用轉的是成佛了。那麼做陶瓷的時候,前面有轉,後面沒有轉。陶瓷不能做了嗎?還是一樣可以做的,因為依靠之前轉動的力量在運轉。同樣的,沒有一個勤勞的思想和沒有一個勤勞的對境眾生存在,佛的智慧也是無窮無邊的,自然而然就可以度化有情。 做陶瓷的時候也是一樣,前面長時轉動之後,後面自然而然可以不用再轉動的情況下,也可以做出陶瓷一樣,這是一種比喻。因為佛沒有勤勞,佛的祈願圓滿而展現出來度化有情的事情,實在太多了。 意思是說,佛陀示現在娑婆世界的時候,若是認為這裡有個眾生,我一定要度化他,以事實的究竟來說的話,佛沒有這樣的心態和發心動機,但是從究竟空性裡面展現出來的化身佛,祂可以自然而然利益到有情的。 如同前面說到做陶瓷的比喻,還有像摩尼寶、如意寶樹的比喻一樣,自然而然就可以達成的,所以我們對佛的祈願和希求有多大的時候,信心和相信有多大的時候,獲得的加持和利益就會有如此之大。 
 身體上面第一個五蘊就是色,從色蘊開始到所有的淨或不淨的世界皆是空性,淨與不淨的淨是清淨的淨土、清淨的佛陀,也是真實上面的空性以外沒有了,《般若波羅蜜多經》裡也是這麼說。 如果貪執如來也是不行的,貪執如來的意思是說,執著如來佛是真實的存在,這樣想的話,也是不對的,因為沒有一個東西是真實的存在。但是說到沒有真實的存在,就是有,也不是;沒有,也不是。那麼佛陀、淨土以及外在的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是有的嗎?也不是;沒有,也不是;有或沒有二執嗎?也不是。 
 眾生怎麼看都是以一種煩惱的思想為主來看的,因為心的這個結,心的態度都是沒有超越凡夫的思想。凡夫的思想,要不然是佛的淨土,對於世間萬事萬物的看法要不然有,要不然沒有,除了這兩種以外,好像沒辦法放了,因為不懂怎麼放。 
 好比根敦群培等人在論述裡曾比喻說過,例如在西藏也好,或高原上的某一個地方,這些生活在過去時代裡的人,只看過冰糖和黑糖。當提到糖的時候,要不然說是冰糖,要不然說是黑糖,好像不可能有其他的糖一樣。 同樣的,凡夫的思想,要不然是有的範圍裡面放,要不然是沒有的範圍裡面放,有或沒有的範圍裡面要進去的時候,包括外在不淨的萬事萬物,內在不淨的心識等等都在有或沒有的範圍裡面一直放下去,一直執著在這樣的項目和觀點上面的話,那是凡夫眾生一個很大的執著,這是因為沒有證悟空性境界的原因。 
 事實上,佛也是,淨土也是,外境的世界也是,這個持握外境世界不淨的心也是,一切都是空性裡面展現出來的,空性裡面什麼都可以有的。因為一切都是緣起法門,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緣起法門所展現出來的。 緣起的法門存在的話,它的本質就是空性;空性的法門存在的話,它所展現出來的就是緣起法門,現在世界萬事萬物的一切都是,所以隨時隨地都有佛陀究竟境界的道路,這個世界存在和這個心識存在的道理都圓滿俱足了。阿彌陀佛,成佛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十二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