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願文》供養之十三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三

 供養之物無論大小都可以,這要記得。若認為只有大的如很多的金錢財物才可以供養,小的如一朵花就不能供養,這樣的觀念是不行的。《入菩薩行論》裡提到,自己沒有擁有的和本成的,這兩個意思是一樣,世界上原有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本成的。 
《入菩薩行論》提到沒有主人的財物,例如美麗的草地、美麗的大海,這些東西心裡觀想起來,供養諸佛如來會有很大的功德利益。為什麼要有供養的心態呢?因為很多人雖然手上具足財富,但是心上不具足財富,另外,也有很多人是心上不具足財富,甚至連手上也不具足財富。
 《入菩薩行論》的寂天菩薩云:「我是什麼都沒有的窮光蛋,真正的窮人,什麼東西都沒有。而沒有主人的雪山、淨水、鮮花、草地等一切美麗的事物,都可以上抬在心中供養喔!」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往昔釋迦牟尼佛和阿難托缽時,有兩個小孩子用沙子在路邊蓋了美好的寶藏、倉庫等等,這時佛陀和阿難剛好經過,兩個小孩就跑過去想以代表寶藏的沙子供養佛。因為這兩個小孩的個子太矮,可是佛太高了,沙子無法放進佛的缽中,所以供養的小孩借助爬上另外一個小孩的肩膀,把沙子放進缽裡做為供養。阿難看到時,想把沙子拿走,可是佛陀阻止說:「不要拿走,將沙子供到大雄寶殿裡。」後來這個具足福報的小孩,來世即投生成為阿育王。雖然這個小朋友供養小小的東西,但是他有想供養的心態,即使供的是泥巴或沙子,可是此功德利益卻能讓他成為阿育王。 
那麼阿育王是誰呢?一個晚上即能做成十萬個佛塔,在印度和西藏的佛教裡是非常有名的轉輪聖王,阿育王西藏叫釀釀玫,另外一個小孩就變成阿育王的大宰相。可見因為心態的關係,縱然是供養小小的東西,也能有大大的功德利益。反之,雖然供養大大的東西,但是心態太狹窄,這樣也不是很好的。
 總之,供養三寶要有非常大方的心態,以祈願圓滿的方式念誦《普賢菩薩行願王品》。也可以更新再來,也就是我們過去雖然已經供養了很多東西,但是那時供養的心態不正確,現在可以重新想著,我們過去的供養都是大方無執著的,在無漏智慧俱全的諸佛如來的現前,或上師三寶的現前,我供養上去,這就是更新、重新供養了,這樣會有些效果,也可以如此供養。 
以前有一對夫妻,他們很窮、很窮,雖然很勤勞,但很辛苦,有的時候只能得到一些衣服保暖,或是稍微吃一些的食物。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什麼東西都沒有,他們聽說供僧可得富有,所以他們經常把所得的東西拿出來供養僧眾。 
供養僧眾以後,這位太太也求受了八關齋戒,並在心裡祈願能獲得金錢財物。正在此時,當地的國王外出,看到一棵樹上綁著一個犯人,這個人很口渴、很痛苦,跟國王要吃的東西,國王答應他會送食物過來。可是國王卻忘了這件事,直到晚上才想起已經答應的事,然而此處較為蠻荒,晚上時常有妖魔鬼怪擾人,誰都不敢去送飯或送東西,因為太晚了。 此時這位太太,她想著自己送食物過去應該沒問題,這樣她就可以獲得國王所賞賜的千兩黃金。她覺得自己已受了八關齋戒,妖魔鬼怪是無法傷害她,因為八關齋戒的功德俱全,所以一定沒問題。
 她從國王的手上拿到食物之後,毫不懷疑的送食物過去。半途中遇到一位羅剎女,羅剎女看到此人之前經常做善,而且今天又要前去布施,加上俱全八關齋戒的功德,羅剎女心生害怕而不敢吃她。
 羅剎女說:「請你給我一點食物。」這位太太把要送給犯人的食物裡,拿出一些給羅剎女,正因為八關齋戒功德的加持,使得原本只有一點點的食物,數量變成很多很多,所以讓羅剎女獲得了飽足圓滿。雖然羅剎女沒有食物,但是她有一個黃金的寶瓶,便將寶瓶送給這位太太。因為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發心的態度,以及之前供養比丘的功德成熟盛開之後,很多天神、妖魔也送給她很多黃金等等財物。 
由於她把食物拿去送給犯人,薩迦國王也兌現承諾賜給他們千兩黃金,結果這對夫妻變有錢了,原本他們什麼都沒有,正是因為供養僧眾獲得的果報。 
可見有錢就要供養、布施多一點,這樣很不錯。但是要小心小心,若有慳吝心,則一個都不能供養,如果沒有慳吝心、不後悔的情況下,什麼都可以供養。也就是說如果有慳吝心,供了會後悔的話,什麼都不可以供養,這是我說的,供養的態度理應如此才對。 繼續剛才的故事。後來這位先生成為薩迦國王的大宰相,多富有啊!得到一切金錢財物與權力,這就是雖然沒有金錢財物,仍然供養僧眾的功德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法融心生活》精粹版第八偈(下)

《入菩薩行論智慧品》2018年8月7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