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3的文章

《普賢上師言教》懺悔之功德(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懺悔之功德(上)     若能一次圓滿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咒,其間自己的心專注於利益眾生的禪定上,不摻雜散亂的妄念與凡夫庸俗的綺語,則往昔所造的一切惡業、罪障、毀損誓戒等,悉全得以淨化,此為上師金剛心親口允諾。 無染懺續載:     法界臻一切意之精髓,能令業及惡的障礙悉皆淨化,     百字明咒此乃一切懺悔之王,     若能一次念誦一百零八遍,     毀損悉皆淨化禮酬,於三惡道中獲得解脫,     諦悟者任誰經常唯一依靠而念誦百字明咒,     則彼人此生當中必成三世如來之佛子,     且得其引領保護,     死後亦無疑成為一切法界臻之佛子,     此為金剛勇識佛親言允諾。     總之,已入密乘金剛次第之門,若毀損誓言根本墮或支墮時,每日清晨與人語之前,金剛薩埵之百字明咒如儀軌念誦二十一遍,則一切墮罪會得加持而懺悔清淨,惡業不會增長,若念誦百字明咒滿十萬遍,一切墮入三惡道之根源將會全然淨化。 精髓莊嚴載: 白蓮月墊上安住 金剛薩埵詳觀想 百字明咒儀軌般 二十一遍若念誦 墮罪等悉加持故 不令增長皆因此 成就聖者均宣說 恆時精進勤修持 十萬誦滿百字明 一切悉全成清淨  如述     現今在藏地,上師僧人乃至在家平凡男女未得灌頂者幾乎沒有,既受過灌頂,表示已入密法之門,若未能持守誓言戒,將會直墮地獄。若嚴守誓言戒,則會獲致圓滿覺綻之果位,除此二道再無其他,猶如將蛇放進竹筒中一般,蛇只有往上或往下,此外無有其他去路。 功德寶藏載: 已入密法生者惡趣及 覺綻佛果二道無他途     密宗誓言戒律甚為細微及繁複,極難以守戒。 覺渥傑阿底峽尊者云: 入密乘後接連不斷出現破犯     尊者尚且如此,何況現今吾等對治力微渺,缺乏覺察(正知)、無有憶持(正念)、墮罪區別不明之眾生,毀損誓言戒如雨澆淋誠乃必然,因此應誓諾意唯一依靠、恆時隨處觀修金剛薩埵以對治墮罪,每天至少念誦百字明咒二十一遍,乃極為重要。 已通曉生圓二次第之要訣,依靠覺察憶持(正知正念)等,若己未毀損誓言戒,亦莫與其他毀損根本墮者共語,勿彼此行持往來,莫共飲同一峽谷之水。若飲之,誦損與順勢破戒將會出現,所以應深切懺悔。 密續載: 誓言損者往來令禮酬 誓言破戒器者予講法 破污此生來世違障造 破戒業障己心極懺悔     同一法堂中,若有一誓損者(誓言破損者),會因其誓言破

《普賢上師言教》念修百字明(下)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念修百字明(下) 如是盡力觀修後,觀想變現為現喜剎土的一切器世界全部攝收於情世界五部金剛薩埵尊眾中,漸次化光融入己身,己與坐墊化光消於心間嗡ཨོཾ內融入,嗡ཨོཾ融入班雜བཛྲ, 班雜བཛྲ融入薩ས,薩ས融入埵ཏྭ,埵ཏྭ融入吽ཧཱུྃ字的夏傑, 夏傑融入小阿,小阿融入哈內,哈融入新月,新月融入明點,明點融入那達之間,漸次收攝,那達極細中盡力入定,最後那達如虛空中彩虹消逝般,如此於無緣離戲的境界中稍許放鬆而入定。之後任何念頭出現時,立即將一切情器世界皆明觀為金剛薩埵剎土,並念誦: 善根以此速疾吾 金剛勇識成就而 眾生一者亦無遺 彼之聖地願臻至     等迴向祈願文。意不散亂於他境,以及戒言語而修,極為重要。 續載: 假若禪定未有之 大海深沉巨石般 經劫修持無果報 復: 正確與否千倍差 禪定有無十萬差 如述     若摻雜庸俗無聊的閒談雜話而修咒,則所修持的咒語稱為不清淨念誦。如同在純金、白銀中僅摻雜少許的黃銅或一般的銅,也只能稱為非真金或偽銀。 大鄔堅尊云: 一年含糊修咒比 一月禁言猶較佳 如此修咒利德謂     現今時代有些經懺師亦是同樣,在大眾中念經、持咒時盡力禁語,乃極為重要。     摻雜庸俗綺語的念經、持咒等無有實義,尤其為亡靈作超度法事時,處於中陰身的亡者正遭受怖畏、恐懼及痛苦等窘迫,亡者會滿懷希望地來到上師與皈境的對象面前期盼得度,而處於中陰的亡者具有神通,能知他人心念,假如經懺師們不專注於念經持咒,或破犯戒律及誓言,或口說貪瞋之語、胡思亂想、妄念紛飛,中陰身的心識會對他們生起邪見或瞋心,結果以此之緣下墮惡趣,請此類經懺師作法事還不如不作的好。     尤其密宗金剛乘的所有儀軌,即所謂 生起次第明講語言宣     原本生起次第的要義必須要依靠詞句而觀想,但有些人對應觀想的生圓次第之道理或真理的禪定,絲毫不專注,僅著重儀軌裡優美悅耳的旋律,聲調抑揚地念誦著:「觀想、禪修、專注」等儀軌的詞句,但主要語言的精髓即是持咒,反而思惟頓時鬆弛下來,不再端身正坐,甚至開始抽起百惡之源的香煙,高談闊論,從高原聊到山谷,好似永遠有談論不完的俗世瑣事。與此同時,如同灌香腸般空數著念珠而虛耗時日。     到了黃昏,看一下太陽,口誦:「班雜布貝德貝」等而誦完中陰文武百尊儀軌,用力吹打法器發出巨響,如此除了僅存佛法的模樣以外,沒有正確

《普賢上師言教》念修百字明(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念修百字明(上)     復次觀想慧父慧母無二無別之心間,滿月壇城似壓扁豆子此般,其上有白色吽字如毫毛寫般,吽字前方開始百字明咒字如角豎立,一字不觸及一字,右繞三圈如蛇蜷,依此安立開頭嗡字,末尾呸字,對齊成行如是觀修。     爾後如實祈請修誦百字明咒,觀想每一咒字其本質乃大悲而顯現為大樂智慧之甘露,似白色冰片微末,如明月融化般之稠漿緩緩流降,盈滿慧透身態,慧父慧母方便智慧雙運間流出,沿蓮莖向下旋繞流入自己的頂穴,如洪水飛瀉沖刷吾等一切眾生之業及煩惱所引起之宿業,與現世違緣所造作之一切病,悉使化為陳血、穢膿。一切魔化為俱命之蜘蛛、青蛙、魚、螃蟹、蛇、蝌蚪等模樣。一切業及障礙化為煙、炭水,呈藍紅色從足底、下二根門處及全身毛孔漆黑地衝出。此時地裂開九層深之底下,業顯威猛死主獄吏威王隨眾、冤親債主、肉債勇母環繞,張開血盆大口,並做出伸手張爪的動作。     一邊觀想一邊修誦百字明咒,若能如上觀修全所緣境最佳。若無法時,則有時可專注觀想金剛薩埵的身體、面容與手臂等,有時專注觀想其服飾與嚴飾,有時觀想甘露滌淨疾病、魔障與罪業等,有時專注於懺悔往昔所造的罪業,誓諾永不再犯。     最後死主威王等將病障、罪障、魔障皆吞入腹中獲得飽足,淨化短命及非時死之障礙。圍繞死魔之隨眾及冤父、冤母債主眾亦食飲飽滿樂足,冤債還清、肉債取走、一切債皆已償淨。威王等遂閉合他們的口、手、爪,裂開的大地復合。     最後業及墮業悉皆不遺而淨化,自身轉為顯空明透,觀想其中央之三脈四輪,此脈分叉點上三脈收束成一脈管,如傘骨撐開狀,臍間幻化輪六十四脈瓣,瓣端朝上,心間法輪八脈瓣,瓣端朝下,喉間受用輪十六脈瓣,瓣端朝上,頂端大樂輪三十二脈瓣,瓣端朝下。如前述觀想甘露向下流,從頭頂大樂輪開始,往下灌注中脈及四個脈輪,再由四脈輪流進體內的所有部位,最後甚至指尖內亦如透明玻璃瓶盛滿牛乳般,心身遍滿無漏勝樂。     觀想自他一切眾生領受四種灌頂,即瓶灌頂、密灌頂、智慧灌頂與詞灌頂。淨化業障、煩惱障、所知障與習氣障。自續中產生慧愛智、珍慧愛智、殊特慧愛智、俱生慧愛智慧四喜之智慧。證得化身、報身、法身、本質身四身之果位。爾後念誦:             怙主!吾乃無明之原故  誓言於中破犯損  上師怙主皈依度  主尊金剛持擎為  大悲廣俱體性者  有情至怙吾皈依 身語意根本

《普賢上師言教》金剛薩埵觀修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第三章 金剛薩埵觀修 離二障染然示淨化貌 成道究滿仍呈修習相 超輪涅邊然現輪迴中 無別上師足下吾頂禮     業障淨化之上師金剛心的修持,聽聞佛法的態度與前述相同。 懺悔即業障淨化     首先應了知一切究竟真理產生於自相續中最主要的障礙是業障與習氣,為令阿賴耶識之鏡中證悟顯現出現,淨化業障是極為重要的。如同若欲令鏡子裡的影像顯現出來,則需將鏡子擦拭乾淨一般。     永勝佛已教導諸多淨化業障的方法,其中最珍貴的法門即是上師金剛心之修誦。     任何業障皆可透過懺悔來淨化,無有不能淨化的。如同往昔珍貴者云: 本來業障毫無功德 懺悔淨化為其功德     外在出家戒破戒、內在菩薩戒心戒毀損以及密法誓言破戒等各種極大的業力,悉皆可透過懺悔而淨化。例如婆羅門之子莫多哇,即指鬘王,他殺害九百九十九人,但懺悔之後,淨化殺生的罪業,且獲得阿羅漢果位。     無生敵國王(阿闍世王)殺害自己的父母,後來深刻懺悔即淨化修復,僅承受如綢線球觸地即彈起般短暫的地獄道痛苦,脫離地獄道。覺綻如來在諸多經典精華中宣講了許多透過懺悔而淨化罪業的故事。 龍樹菩薩云: 任誰往昔放逸恣意行 日後轉為具足不放逸 雲開月現般極為莊嚴 如喜樂指鬘見意樂行     若具足四種對治力且心中極為懺悔,則可淨化罪業。但隨便嘴散、眼散、思想全部跟隨其他念頭而轉,語言雖然懺悔、慚愧等而念誦懺悔文,或認為以後再懺悔也可以,或現在可以造作惡業,也有沒影響,若以這樣的思惟來懺悔,則無論多少懺悔,也無法淨化業障。 密勒日巴尊者云:   懺悔能否淨化業障 心常念善則淨化     俱全懺悔的四種對治力是極為重要。 淨化業障的方法     首先應了知四種對治力,皈境力、蠲惡力、再不犯錯允諾力、對治行持力四種。     皈境力(所依對治力):當俱全發起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此時修持金剛勇識佛是皈境力。其他懺悔的對境,譬如《三蘊經》(《三聚經》)之中的三十五如來佛或佛身、佛言、佛意等皈境,任一皈境現前懺悔時,亦是皈境力。     等同,發起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是一切懺悔時,絕不可或缺的。若沒有發起淨悟菩提心,即使俱全四種對治力而懺悔,也只能讓業障少許減輕,除此之外,根本無法將業障全部洗淨消除。若自相續中產生無偽的淨悟菩提心,則往昔所造的一切罪業自然而然皆會淨化。 入菩薩行論載: 惡業極為窘迫形成亦

《普賢上師言教》直接看到心的本質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釀美導玻仁波切曾請教密勒日巴尊者:「我何時可帶領眾人呢?」尊者回答:「當你心的本質,與現在不同,一切懷疑皆永離,直接看到心的本質即可。當你看到心的本質時,你看我這老父也如同如來佛一樣之想,產生如同如來佛一樣不共的信心,且對眾生也產生極為無偽之悲慈一如的菩提心,那時即是可帶領眾人之時。」    總之,應以悲慈一如的大菩提心為根基而依靠之,繼而在不離聞思修的情況下修持佛法。若沒有先聽聞很多佛法且斷除懷疑,則無法修持。 無有聞法之禪修 猶如無手攀岩石     對於所聞之法皆斷除疑惑,應悉全正確了悟,但一切學習的對境是無量無邊,很難全部學會,也不需要全部學會,尤其在濁世短命之中無法學會一切法,所以自己想修哪一門佛法,首先應對此法門的前中後所學的修法沒有謬誤地了悟,並透過思考佛法而無有任何疑惑,故斷除疑惑是很重要的。     往昔覺渥傑尊者住在涅塘時,祥納穹滇巴、炯滇巴與朗倉滇巴三位格西向尊者學習因明學。覺渥傑尊者說:「外道邊見者與內道覺綻佛教的見解有很多,但這些全都是思想的濁念,無數思想的存在是沒有意思的。壽命短暫瞬息即逝,所以現在是精髓義集之時。」     祥納穹滇巴問:「何謂精髓義集?」覺渥傑尊者回答:「對遍虛空一切有情發起極為悲慈的菩提心之思修,為利益一切有情而用心精進積聚福慧二資糧,並將所出現的一切善根悉全迴向眾生共同成就菩提,最終了悟此一切的本質為空性跡象,如昨日的夢般之虛相。」如果不知一切精髓匯集而修持,僅表面上知知、聞聞、見見再多,也無有意義。     往昔覺渥傑尊者初至西藏時,大譯師仁欽桑波迎請尊者,當時尊者問大譯師:「此些、彼些佛法,你知道嗎?」尊者逐一詢問,大譯師回答:「任一佛法皆無所不知,悉全了知。」覺渥尊者十分歡喜稱讚:「甚稀有!西藏有您如此高超的智者,我應不需要來西藏。」     接著尊者又問:「這些佛法全都聚在一起,如何修持呢?」譯師回答:「依照各個法門所述而修持。」這時覺渥尊者稍有失望,直接說:「大譯師腐爛了,我還是有必要來西藏。」譯師問:「那麼我該如何修持呢?」尊者說:「將一切諸法匯集而修持,這是很重要的。」所以應將上師所傳授的一切修持訣竅的涵義總集起來而修持。不知如此修持絕不可,必定依此方法,如果沒有將上師的訣竅全部匯集起來修持,則是無益。     密勒日巴尊者云:「如同飢餓的人,僅聽到食物的名字是

《普賢上師言教》一切諸法悉皆涵括於六臻究竟岸之中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仲滇巴又問:「有些人聲稱已悟達空性,但為何貪心與瞋心絲毫沒有降低呢?」覺渥傑回答:「他們所講的只是口中的空話而已,若正確究竟了悟空性,其身語意則猶如腳踏入棉花和羊毛般柔軟、糌粑加入酥油般調和。如洛班阿亞迭巴(聖天阿闍黎)云:『僅思惟一切諸法的本質是空性或不是空性,如此懷疑即能令輪迴溶毀。』因此正確究竟悟達空性真理,則與永靈藥一樣,一切諸法悉全具足於此中。」     仲滇巴又問:「證悟空性之時,為何一切諸法具足於此中呢?」覺渥尊者又說:「一切諸法悉皆涵括於六臻究竟岸之中。若無錯謬悟達空性正確究竟的真理,則心中對外在、內在一切物體絲毫沒有執著,也沒有貪婪,即恆時不斷具足布施臻究竟岸。因斷除執著之時,則沒有任何不善的污染,即恆時不斷具足持戒臻究竟岸。對一切萬物諸法之上無有『我』與『我的執著』之時,則無有瞋怒的機會,因為我與我瞋怒的對象都沒有,所以忍辱臻究竟岸也會恆時不斷存在。極欲了悟空性真理且具有歡喜自在之心,則精進臻究竟岸也無有中斷,且恆時具足。物體執著的散亂皆永離,故恆時不斷具足禪定究竟岸。對任何事物具有三輪執著的心念皆永離,故恆時不斷具足智慧臻究竟岸。」     仲滇巴接著問:「若是唯以悟達空性的見解和修持,即會成佛嗎?」阿底峽尊者闡述:「一切顯現、一切認為存在的,全都是由自己的心所出現,無一不是。心的本質與空性二者一如了悟,即是見解。於此之上無有散亂、長期穩住的禪定,即是修持。於此之中積累虛幻般的福德與智慧二資糧,即是行持。若能真實擁有這樣修行境界的權力,則可於夢中出現;若夢中出現,則臨終中有也會出現;若臨終的時候出現這樣的境界,則中陰也會出現這樣的境界;若中陰出現這樣的境界,則必能獲得不共成就。」     永勝佛所宣講的八萬四千個法門皆是為了令自相續之中生起淨悟菩提心、空性、慈悲一如境界的方法,一旦離開廣大菩提心、空性、慈悲一如之精髓,即使出現見修一切諸法甚深的樣貌,也得不到圓滿覺綻如來的果位。     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密續的修持需具足菩提心,若具足淨悟菩提心,乃為此生當中成佛之因。若是無有淨悟菩提心,則與外道無有差別。因外道本身有些也有觀修、修咒、脈風明點的觀修、因果取捨等,但皈依與發心二者無有,所以永遠脫不開輪迴。 格西卡喇巴瓊(卡喇恭瓊格西)云:     從皈依開始,     到出家戒、菩薩戒、密乘戒全部

《普賢上師言教》智慧臻究竟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智慧臻究竟岸(智慧波羅蜜):聽聞的智慧、思考的智慧、修持的智慧有三種。     聽聞的智慧:一切佛法的詞句與意義都由上師講授,自己聽聞。     思考的智慧:聽聞上師所講述的佛法精義不置於一旁,而應於自相續之中不停練習、研究與思考之中通曉其真義。若有不知曉之處應詢問,自己不應滿足於好像極通曉之樣貌。當自己一人至蘭若處獨自修持時,無須請教他人,可獨立了達精髓。     修持的智慧:乃知曉理解之後修持,究竟慧義之境界無有錯謬於自相續之中產生,自己心中之禪定於內心出現,如是肯定,是或非之一切懷疑綑綁悉全脫開,而後親見元始本貌的究竟慧意面貌。     首先聽聞與思考佛法一切皆理解明白,禪定修持時,應以無實有的空相幻化八喻而觀修。     如此外境五種顯現悉皆無有卻於幻想之中顯現,如夢般。     各種因緣緣起具足之中倏然顯現,如幻術般。     無有但視為有之樣貌,如光影般。     顯現不斷但無真實,如陽焰般。     外內皆無仍顯現,如回音般。     依附與依附者皆無而顯,如尋香城般。     顯現而無本質,如肖像般。     無實卻現各顯,如化城般。     物質本無、空色戲術以八喻看視,了悟一切對境皆是虛假本質。如此一切顯現的創造者,看本心,研究之時,一切的器世界對境的顯現皆無滅,而對境的執著已息,所以法界明空如虛空般悟達放下之禪定,即是智慧臻究竟岸的真理。     如此六臻究竟岸,再將每一臻究竟岸擴大分為三,則共十八。其中財物布施又分三,則共二十,加上方法臻究竟岸,為二十一,力量、祈願、佛慧臻究竟岸共為二十四。     又將六臻究竟岸再擴大分為六,則共三十六,例如,以布施臻究竟岸的法布施而言,講法上師、所宣講的佛法與宣講對象的弟子,此三者俱全後宣講佛法為布施臻究竟岸。如是講法時,上師不貪求名聞利養,也不炫耀自己的高超,也不嘲諷他人等,不混雜煩惱的污染而講法,為持戒臻究竟岸。上師重複講解法義,不畏辛苦疲勞而講經,為忍辱臻究竟岸。講法時不為懈怠與拖延所障礙,講經的時間不超過,時間恰到好處而傳講,此為精進臻究竟岸。講法時,所講之詞與義皆在心不散亂的情況下,無有錯謬或過多與缺失,如是講經,此為禪定臻究竟岸。宣講佛法時,以三輪體空之無念智慧來講法,為智慧臻究竟岸。如此講經佛法時,六臻究竟岸皆已俱全。     以財物布施而言,例如施

《普賢上師言教》禪定臻究竟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禪定臻究竟岸(禪定波羅蜜):首先人群與散亂悉全永離而依於蘭若處,若無有依於蘭若處,則自相續之中無法產生禪定,所以首先應永離散亂,這是很重要的。     應思惟一切聚合之本體乃散離,無論父母、兄弟、家人或親友,甚至自己與自己最主要的身體肉骨,最終將各自永離,所以一直貪婪無常之中的親友有何用呢?如是思惟而應恆時獨自一人修持。 惹巴謝哇渥云: 獨自一人達成佛境界 少許法友善根之依靠 三四以上多者貪瞋因 故吾獨自一人安處之     貪婪為一切缺謬的源頭,雖然擁有也不滿足,無論錢財與富有多麼圓滿,仍會一直產生慳吝心。 聖言: 誰具錢財彼慳吝  如述般 復: 愈有愈貪富翁般 聖宣: 無財之時敵永離     無論自己所擁有的食物與財富多麼圓滿之時,亦會遭到仇敵與盜賊的傷害,因此為了積聚、保護、增長財富而辛勞,直到人生耗盡,除業力與痛苦以外,其他無有。 龍樹菩薩云: 積財護財增財引苦難         財為無邊苦煩應了知  如述般     縱使一個人擁有南瞻部洲的所有財富,但事實上,也只是一個人的吃與穿而已,無有其他。然而有些人無論擁有多少財富,自己一個人捨不得吃,也捨不得穿,不顧一切痛苦與業力,也不理會他人難聽的惡口而毀壞自己的來世。     甚至為掙取此生的一切而將生命一起賠進去,或為了少許的財物,也不顧愧疚、羞辱與義理,也不在乎佛法與誓言,恆時一直貪食、貪得、貪利、貪求。如此一來,時光全費盡,猶如餓鬼道的一些餓鬼尋找多瑪食子一般,連一天的空暇也沒有,一點點的快樂也享受不了,如此將人生耗盡。     最終,積聚一切財富的所做所行讓自己喪命,為此而死於刀尖、利器上,此生當中所積聚的財富被敵人等全都搶走或為他人所受用,終究浪費此些財富。在積聚財富的過程,同時也累積如中須彌山一般高的業力,此等業力需自己獨自一人承受,而墮入難忍的惡趣之中,永遠離不開地流浪著,所以現今自己有少許財富之時,擁有自由的權利之際,應行持令來世圓滿之事,今生僅需少許的食物與衣服即滿足。     唯一追求此生利樂之人稱為凡孩之友,我等極為照護饒益他們,反遭傷害、恩將仇報。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他們永遠不會滿足,不會快樂。如果勝過他們,他們易生起嫉妒;若略遜於他們,則遭他們的輕視。與之相處在一起的時候,會不斷增長惡業,且容易減損善根,所以應遠離他們。     農工商與文化教育等

《普賢上師言教》精進臻究竟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精進臻究竟岸(精進波羅蜜):有盔甲精進、行持精進、不饜足精進三種。     盔甲精進:當聽聞往昔珍貴成就者們與一切如來佛及菩薩的故事,與其為佛法行持的事蹟,無論如何不應思惟:「彼等乃諸佛菩薩,方能如此行持,我等乃凡夫怎麼可能做得到呢?」切莫如此輕視自己。     而應思惟:「彼等能精進苦行而獲得成就,我也一定要追隨彼等的足跡前進,雖無法勝過彼等,但一定要獲得成就,如果沒有臻達成就,肯定不行。」如是思惟。     一切如來菩薩也需歷經苦行、心骨一如地精進行持,而我等乃被業力所壓迫,從久遠劫輪迴至現今,過去未曾修學佛法,連接至今也沒有修持佛法,為什麼不需苦行與心骨一如的修持呢?     現今已獲得難得的人身,且值遇德相俱全的上師,亦獲得深廣法門的訣竅,能圓滿修持正確佛法之時,誓諾一定精進難行能行的苦修,即使最艱難的苦都能承擔,不惜身體與生命,血肉都能成為他人的食物般捨棄,如此心骨不二的情況下,必定要修持正確的佛法,如是誓諾。     行持精進:雖然有一點點想修學佛法的思惟,但卻是明天復明天拖延推遲而虛耗時光,所以想修學佛法卻耗盡人生,這是不好的。 竹巴貝瑪噶惹云:   人生如屠場之畜生般 一須臾即死亡瀕近 今明來日猶長思惟 臨終於床上極哭泣     當產生想修學佛法的思惟時,一剎那之間也不應置於後而拖延,應如膽怯之人毒蛇入懷以及美女頭髮燃燒般急切,將此生的一切俗事立即直接捨棄,速疾在佛法的修持上精進用心。     此生的一切都是追不到的,一個追著後,另一個又隨至,如同水中的漣漪一般。可以修行的空暇時間是不會自然而來的,所以自己一定要下定決心將此生滅依之事放下,放下的時候,即已追到原來的本貌。 隴千冉蔣云: 滅依之事終究追不著 放下之際立達即本貌 復云: 凡事猶童嬉戲般 做時不成放則及     當產生想要修持佛法的思惟時,應時常以無常來提醒自己,不應被懈怠與往後拖延所掌控,而應立即融入佛法的善根上而行持,此即行持精進。     不饜足精進:自己稍許的閉關、修持或行持善根等稍有成就時,不應以此而滿足,應思諾:「生命有多長,則修持也應多長,閉關修持也應多長,且至成佛之前皆應長期精進,如同江河流水一般永不停歇。」 往昔成就者之教言: 修持佛法時如饑牛嚼食牧草般     饑餓的公牛嚼食牧草時,吃著這一口的草,眼睛又看著下一口的草。同樣,修

《普賢上師言教》難行能行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往昔所有的成就者悉皆將此生的一切棄之於後,以難行能行、心骨一如的修持而成為成就者。在尋求此生的一切快樂、富有、名望等之中,再順帶行持佛法,無有一人能獲得成就的。 仁增吉美林巴云:     若修行者豐衣足食、住處舒適樂居、功德主圓滿等     一切皆安妥,則佛法未成就前,魔已成就。 格西博多瓦云:     心中真實想修學佛法,     思惟一定要能依於貧窮,     貧窮一直到死亡,     如果能產生這樣的思惟,     則天、鬼神、人三者皆會幫助,     也必定不會使其痛苦。 覺臻密勒日巴云: 吾病之時無人問 吾死之時無人哭 若能死於蘭若處 諦悟瑜伽心意足 門口之外無人跡 屋舍之內無血跡 若能死於蘭若處 諦悟瑜伽心意足 往何處去無人問 將往何方無定處 若能死於蘭若處 諦悟瑜伽心意足 腐爛遺體為蟲吸 筋脈蜂蛆所吮乾 若能死於蘭若處 諦悟瑜伽心意足     應讓此生的一切執著皆隨風而逝去,不畏一切苦行而修持佛法,這是很重要的。     不畏勝義慧空之忍辱:聽聞深廣究竟的真理,尤其是自然大圓滿的本初永離勤習的涵義、超越一切善惡因果之十二金剛慧笑與甚稀有八詞句之時,不產生邪見,自己於自相續中應正確悟得此些涵義,無有顛倒。     若非如此,而對此些教法不斷產生邪見或毀謗,則是捨離佛法的罪業,將是久遠劫之中墮入地獄而無法脫開的因。 聖言: 聞善功德惡過患 地獄痛苦壽量等 認為不實僅說法 此罪重於五無間 發露懺悔無解罪     往昔曾有兩位俱全十二行持的印度比丘來到覺渥傑阿底峽尊者面前求法,覺渥傑尊者宣說「人無我」時,他們兩人皆很歡喜心。但當尊者宣講「法無我」時,他們說:「如此恐怖!請尊者不要宣講。」當聽到尊者念誦心經時,兩人竟掩住雙耳而逃。尊者稍許傷感地說:「如果沒有實修研究大慈大悲的慈悲心與菩提心,而僅守護戒律,則無法到達任何成就。」     往昔如來佛在世宣講空性之時,也有諸多傲慢的比丘聽聞後,吐血而亡,而墮入地獄的故事。     對於深廣的佛法與講經者皆應心中生起極為虔敬的相信,若是因為自心的思惟極為狹小而無法修持,則應永離毀謗。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普賢上師言教》忍辱臻究竟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忍辱臻究竟岸(忍辱波羅蜜):分三,他人毀犯之忍辱、佛法精進苦行之忍辱、不畏勝義慧空之忍辱。     他人毀犯之忍辱:他人真實毆打、搶奪、惡口及背後毀謗時,應修持忍辱而不生起瞋心,尤其對彼等應生起慈悲心,仍行持利益對方之事,若不忍辱而生起憤怒瞋心,將摧毀千劫所積聚之善資糧。 入菩薩行論載: 千劫所積眾福德 布施及供樂臻佛 妙善行持任何皆 一瞋怒心將摧毀 復: 瞋恨之上無更惡 忍辱外無更苦修 故修忍辱需精進        諸多行道勤修持 如述般     應不停地思惟、憶念瞋心之惡業,時時刻刻皆應觀修忍辱。 印度帕當巴尊者云: 瞋恨敵人乃業力幻顯         應棄瞋恨怒心當熱巴  如述般 巴登阿底峽尊者云: 對傷害者莫起瞋怒 若對傷害者起瞋怒 將何以修持忍辱矣     當自己遭到難聽的話語以及各式各樣的傷害時,或是沒有做錯卻遭到冤枉的時候,應永離瞋怒心與仇恨心,若能如此行持,將會淨化諸多業障,且依靠忍辱可積聚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此應將傷害者如同上師般看待。 經載: 若無瞋心之對境 則於誰修持忍辱     現今常聽人說:「某某上師或比丘有多圓滿,可是瞋心極大。」世上最嚴重的缺點是瞋心憤怒,瞋怒很強又怎能稱是一位修行圓滿的人呢? 印度當巴尊者云:     貪心的一百個業力與瞋心的一個業力何者業障重?     是剎那之間一個瞋心的業障重。     佛法融入自相續的修行人,其身口意皆猶如腳踏入棉花與羊毛般柔軟、糌粑融入酥油般柔和。若非如此,自己具足少許善根或持守少許戒律而自以為是,如果自相續充滿傲慢,他人話語稍有不當,則認為他人欺負自己或是輕視自己,而自己的自相續極為瞋怒,則自相續已離開佛法,佛法對自心無有絲毫利益。 善知識千納瓦云:     若一直行持聽聞佛法、思考佛法、修持佛法,     而我執越來越增長,     絲毫的忍辱也難以承受,猶如嬰兒稚嫩肌膚一般,     其瞋怒又好似怒仙人一般,     此為聞思修全已顛倒的樣貌。     時時刻刻應處於低位,穿著破舊的衣服,以恭敬心對待高、低、中等的所有人,以慈悲心與菩提心為根本,以佛法降伏自相續,此為一切修持無有錯誤的道理,這已勝過對自心沒有幫助的高超之修行境界與甚深的修持。     佛法精進苦行之忍辱:修持佛法與行持時,不畏一切苦行而修持。    密續載: 火海刀山皆需超逾  

《普賢上師言教》持戒臻究竟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持戒臻究竟岸(持戒波羅蜜):一切惡行不造作之戒律(諸惡不作戒)、一切善根匯集之戒律(善根聚合戒)、利益一切眾生之戒律(利益有情戒)有三。     一、一切惡行不造作之戒律:以身口意來傷害眾生的十不善如毒藥般悉皆永離。     二、一切善根匯集之戒律:一切善根乃至極微小之善根亦應時時刻刻行持成辦。 輪迴凡眾諺語云: 善根乃隨口隨手可行 業障亦隨行隨住會造  如述般     自己時時刻刻皆應保持正知正念、不放逸,如果沒有研究取捨善惡,或取捨不清不明的情況下,即使遊戲之間也可能造作諸多業障。 聖言: 惡業微小此些亦 無所謂想勿輕忽 零星之火如此引 草堆山高亦焚盡     等同,若能時時刻刻以正知正念來修持,則可能在日常行為中不知不覺積累無量無邊的善根。甚至行走時看到路旁刻有觀音心咒的瑪尼石堆,立刻脫帽、恭敬右繞而行,如此具足三珍勝而行持,則為證悟如來佛菩提勝道之無錯謬之因。 聖言: 善業微小此些亦 無力量想此思惟 水之涓滴漸積聚 偌大器皿終滿溢  如述般     往昔曾有一頭豬被一條狗追趕而轉繞佛塔,與七隻昆蟲從樹葉上掉落到河水中,隨河水右繞佛塔七匝的兩個故事,最後都種下解脫之種子,所以時時刻刻即使是極微小的惡業也應永離,微小的善根也應具足。一切善根匯集之戒律亦包括大菩提心的戒條。 三、利益一切眾生之戒律:如前述,當自私自利永淨時,行持四攝法,為一切眾生而修持。初學佛之時,行持一切善根與斷除惡業,皆應具足三珍勝且祈願利益一切眾生,此乃極為重要。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普賢上師言教》佛法布施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佛法布施:為他人灌頂、講法、口傳等,傳授令他人自相續產生善根的方法皆是佛法布施。但是如果沒有斷除自私自利,看似行持利益眾生之事,實則猶如影像一般,不是正確利益眾生。     覺渥阿底峽尊者的眾弟子曾請教尊者:「何時可帶領弟子?何時可利益眾生?何時可為亡者修持頗瓦法?」尊者回答:「悟達空性且具足神通之時,乃可帶領人群、講經;放下自私自利之時,乃可行利益眾生之事;證悟見道之時,乃可為亡者修持頗瓦法。」 阿底峽尊者云: 現處於末法時代 非顯己之厲害貌 乃己用心精勤時 非處於高位之時 乃應謙卑低位時 非依諸多傭僕時 應靜居蘭若之時 非為攝受弟子時 自己調攝自心時 非為追求文詞時 乃為義理思究時 非為四處遊走時 應是安住一處時     三同門弟子請教滇巴格西:「於蘭若處修持與以佛法利益眾生,這二者哪一個比較好呢?」滇巴回答:「自己的自相續之中沒有修持境界的初學有漏眾生,對他人講授佛法是沒有利益的,他的加持猶如空瓶子倒到空瓶子一樣,因為他自己本身是空的,而他的竅訣猶如沒有製作完成的酒糟所釀的酒一樣,完全沒有味道,他的竅訣沒有精髓。獲得加行道的暖相而尚未穩固的勝解信有漏者,可成辦少許利益眾生之事,其加持力猶如將自己瓶子裡的東西倒入另一個瓶子,另一個瓶子滿盈,而自己卻成空瓶,其竅訣猶如油燈,將自己的油燈傳給他人,他人獲得明亮光明,自己卻黑暗無光。當證悟到達菩薩地的時候,方能利益到眾生,他的加持猶如圓滿的如意寶瓶一樣,他人全都盛開,自己也不會變空,其訣竅猶如油燈的主燈一樣,能讓其他油燈點亮起來,自己也不會變暗。現今處於濁世之時,業力各顯的眾生應處於蘭若處,修持熟悉慈悲一如的大菩提心,這是很重要的。此時不是行持利益眾生的時候,而是自相續煩惱取捨的時候,如同現在不是砍斷珍貴藥樹的時候,而是保護其茁壯生長的時候。」可見正確對眾生行持佛法的布施,是很難的。     如果自己沒有真實修持而為他人講授佛法,則對他人也無有任何利益。若是依靠講授佛法而尋求供養與財富,則如印度當巴尊者所言:「販賣佛法來換取財物。」在自私自利尚未永淨的情況下,不應急於行持利益眾生的事業,而應自己好好地觀修、修持、念誦如來永勝佛法教的經書,祈願善神護法與天界等眾生聽聞後,自相續得解脫。     修持水供與施身法時,最後務必念誦:「一切惡業勿行持,一切善根圓滿行;自心其意淨降伏,此

《普賢上師言教》行菩提心之戒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行菩提心之戒學     行持六臻究竟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首五項為方法臻究竟岸,第六項即智慧臻究竟岸。     布施臻究竟岸(布施波羅蜜):有財物布施、佛法布施、無畏救度布施三種。     財物布施:有普通布施、大布施、極大布施三種。     一、普通布施:即使少至一撮茶葉或一碗青稞米也可算是財物布施,如果布施的時候,心中非常清淨,雖然所布施的物品很小,也是有效果的。 三十五佛懺悔經載: 乃至施予畜生一搏之食     永勝如來俱全無量無邊的方法與大慈大悲,依靠心咒與心裡的力量,能使一滴水、一顆米或一顆穀粒的布施,讓如貢嘎江(恆河)沙數般的餓鬼道眾生都能得到諸多利益,所以修持白煙供與紅煙供等,能對遍虛空的餓鬼道有諸多的幫助,這些奪取眾生生命的無形非人妖魔,依靠修持煙供時所散發出來的薰煙香味即能飽足。而後念誦「一切惡業勿行持,一切善根圓滿行;自心其意淨降伏,此即稱謂諸佛教。」此即是法布施。令其自相續得到解脫而不殺生、不傷害眾生,使得很多眾生都得到救護,此為無畏救護布施,故修持煙供時已具足三種布施。     水施與白紅煙供等是簡單容易行持與很有意義的法門,所以每年修持水供十萬遍,以及平時經常修持煙供及水供,這是很重要的。     等同,當自己擁有少許錢財富有時,一直緊抓不放,無論用於此生或來世都捨不得,或者無論擁有多少也都認為一無所有,而口中一直講著:「很餓、很餓、我什麼都沒有!」的餓語,這些一直講餓語的人現在就如同餓鬼道一樣,所以一定要學習不要造作與餓鬼道相同的因,而應對上供養三寶,下施貧苦之人,竭力行持供養與布施。 密勒日巴尊者云: 減口中之食行布施  如述般     如果自己的自相續隨自私自利而行持,即使擁有南瞻部洲的所有財物,仍然不會滿足。而且自己所擁有的財物絲毫都捨不得用,不供養,也不布施,還想:「我以後從其他地方尋找更多財富時,再做供養與布施。」     本來財物的布施主要是針對在家的菩薩而所述,並不是對出家人而說,出家人應該思惟少、欲望少,具有滿足心,出家修行人應在蘭若處或寺廟裡精進修持苦行,其真實佛法道路是修持三戒,此極為重要。     但有些出家人自己應行持的善根全都不行持,為了布施而從事做生意經商等,以狡詐造作惡業而積聚財富,自認為以如此的積財可用於供養與布施,此即是: 佛法未以佛法行持      

《普賢上師言教》行菩提心之戒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行菩提心之戒學     行持六臻究竟岸,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首五項為方法臻究竟岸,第六項即智慧臻究竟岸。     布施臻究竟岸(布施波羅蜜):有財物布施、佛法布施、無畏救度布施三種。     財物布施:有普通布施、大布施、極大布施三種。     一、普通布施:即使少至一撮茶葉或一碗青稞米也可算是財物布施,如果布施的時候,心中非常清淨,雖然所布施的物品很小,也是有效果的。 三十五佛懺悔經載: 乃至施予畜生一搏之食     永勝如來俱全無量無邊的方法與大慈大悲,依靠心咒與心裡的力量,能使一滴水、一顆米或一顆穀粒的布施,讓如貢嘎江(恆河)沙數般的餓鬼道眾生都能得到諸多利益,所以修持白煙供與紅煙供等,能對遍虛空的餓鬼道有諸多的幫助,這些奪取眾生生命的無形非人妖魔,依靠修持煙供時所散發出來的薰煙香味即能飽足。而後念誦「一切惡業勿行持,一切善根圓滿行;自心其意淨降伏,此即稱謂諸佛教。」此即是法布施。令其自相續得到解脫而不殺生、不傷害眾生,使得很多眾生都得到救護,此為無畏救護布施,故修持煙供時已具足三種布施。     水施與白紅煙供等是簡單容易行持與很有意義的法門,所以每年修持水供十萬遍,以及平時經常修持煙供及水供,這是很重要的。     等同,當自己擁有少許錢財富有時,一直緊抓不放,無論用於此生或來世都捨不得,或者無論擁有多少也都認為一無所有,而口中一直講著:「很餓、很餓、我什麼都沒有!」的餓語,這些一直講餓語的人現在就如同餓鬼道一樣,所以一定要學習不要造作與餓鬼道相同的因,而應對上供養三寶,下施貧苦之人,竭力行持供養與布施。 密勒日巴尊者云: 減口中之食行布施  如述般     如果自己的自相續隨自私自利而行持,即使擁有南瞻部洲的所有財物,仍然不會滿足。而且自己所擁有的財物絲毫都捨不得用,不供養,也不布施,還想:「我以後從其他地方尋找更多財富時,再做供養與布施。」     本來財物的布施主要是針對在家的菩薩而所述,並不是對出家人而說,出家人應該思惟少、欲望少,具有滿足心,出家修行人應在蘭若處或寺廟裡精進修持苦行,其真實佛法道路是修持三戒,此極為重要。     但有些出家人自己應行持的善根全都不行持,為了布施而從事做生意經商等,以狡詐造作惡業而積聚財富,自認為以如此的積財可用於供養與布施,此即是: 佛法未以佛法行持      

《普賢上師言較》愛他勝己之觀修菩提心(下)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愛他勝己之觀修菩提心(下)     有一回,國王廣大行持供養與布施,宴請仙人哲克與難忍國王等眾多賓客。這時百施天王想考驗國王的思惟與願心,化現為羅剎,從火供的火中顯現,來到國王的面前乞討飲食,但無論國王給予任何美食佳餚,他都拒絕不吃,微笑著說:「我需要剛宰殺的動物的肉。」     這時國王有點為難痛苦,心想:「如果沒有殺害眾生,則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但即使捨棄我自己的生命,我也不會傷害其他眾生。如果不施與,羅剎的希望執著就會落空,怎麼辦呢?」轉念一想,現在應該是布施我自己的身體血肉的時候到了,於是對羅剎說:「我將我的血與肉布施給你吧!」     是時隨眾全都驚慌失措,百般勸止與阻擋,皆無法勸阻國王。國王隨即刺破自己頸部的靜脈,供羅剎飲血,一直飲至羅剎滿足為止,爾後國王又將自己的身肉全都切下來給羅剎吃,吃到白骨盡露。     隨眾全都痛苦不已,尤其皇后傷痛過度而昏厥倒地,但是國王的思惟仍然沒有混亂,百施天王非常開心歡喜地說:「我是百施天王,我不需要你的肉與血,請你停止布施吧!」百施天王以天界的甘露塗抹在國王的傷口上,國王的身體立即復原。     後來國王將圓滿山象賜與大臣梵天木馬,與此同時,仙人瑪熱則的一位已得禪定成就的弟子前來拜見國王,國王非常禮敬地詢問他需要什麼,這位弟子回答:「現在我的導師已老邁,又沒有傭人侍奉,為報答我的導師教導吠陀的恩德,我想供養老師侍者,請國王賜予您的皇后與太子,讓我帶回去供養老師。」國王將皇后與太子布施給他,他將皇后與太子帶回去供養他的導師。     難忍國王極為喜歡圓滿山象,返回自己的國家後,遣人送信告訴國王頂髻摩尼寶:「請將你的圓滿山象給我。」國王頂髻摩尼寶回覆寶象早已送人,但難忍國王不聽,且表示如果不給予寶象,不惜派遣軍隊動武。     當難忍國王發動大批軍隊時,國王頂髻摩尼寶非常傷心,心想:「所求貪欲竟能使最好的朋友剎那之間變成敵人,真令人傷痛!若我派遣軍隊迎戰,應立刻可以降服對方,但是很多無辜眾生都會喪命,還是我自己逃走好了。」這時,四位獨覺乘出現在國王的面前,對他說:「國王您應前去森林裡。」於是以他化神通帶領國王走入森林。     這時宰官們前往瑪熱則仙人處請求迎回蓮花寶髻太子,仙人也同意歸還太子,於是太子統領軍隊與難忍國王交戰,難忍國王戰敗,逃回自己的國家。     因為難忍國王的思惟

《普賢上師言教》愛他勝己之觀修菩提心(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愛他勝己之觀修菩提心(上) 觀想自己處於輪迴中或地獄三惡道,諸多生病、刺痛、損害等痛苦出現時需修持忍辱,願其他眾生所有的痛苦都在自己身上盛開,願快樂與快樂的結果都在其他眾生身上圓滿出現,心中如是極具信心思惟,直接真實取來而修持最佳。     例如覺渥巴登阿底峽尊者的上師慈瑜伽諦悟者與上師達瑪饒傑達,以及吾等導師釋迦牟尼佛出生為國王貝瑪(蓮花國王)、巨龜與頂髻摩尼寶國王的故事,此些皆是修學的典範。     往昔,覺渥阿底峽尊者的上師慈瑜伽諦悟者講法時,附近有人拿石頭擲打一條小狗,上師喊叫:「好痛!好痛!」而後從法座上倒下,在場的人看到那條狗安然無事,以為上師是假裝的。上師知曉在場的人心裡所想,於是將背部腫痛的部位給大家觀看,眾人看到上師背部腫起受傷的部位與小狗被石頭擲打的部位一模一樣,這時大眾全都相信了,上師確實將狗被石頭擲打的所有痛苦全都取過來,代小狗承受痛苦。     上師達瑪饒傑達最初是聲聞乘的一位班智達,此生當中未曾聽聞大乘佛法,但他存有大乘的種性,自然具有慈悲心。有一回,他的鄰居罹患非常嚴重的疾病,醫生囑述要治療此病,僅有一種藥,即是活人的肉,但是無法找到。上師達瑪饒傑達得知此事後,便說:「若能利益病人,就將我的肉布施給他吧!」於是他割下自己大腿的肉送給病人,病人吃了肉,果然痊癒。     因上師達瑪饒傑達未了悟空性、慧空,故身體出現極大的痛苦,但因生起極大的慈悲心,所以絲毫沒有後悔。他問病人:「你好一點嗎?對你的病情有幫助嗎?」病人說:「對我的病很有好處、幫助很大,但是你很辛苦啊!」上師欣慰地說:「若能幫助你,我死也值得。」     上師達瑪饒傑達因極為疼痛而徹夜難以入睡,接近清晨,才稍許入睡。上師達瑪饒傑達做了一個夢,夢境中出現一位白衣人對他說:「想要證悟菩提,你應該要經歷這樣的苦行。」上師達瑪饒傑達說:「好!好!好!」白衣人在上師的傷口上吐了一口唾液,再用手輕抹,結果連傷口的痕跡也沒有了。     睡醒後,發覺如夢中一模一樣,腿上的傷口果然痊癒而且沒有任何痕跡,原來白衣人就是大慈大悲觀音菩薩。自此之後,上師達瑪饒傑達的意慧之中產生本覺真貌,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觀睿總五論》的詞句,亦全能由他的口中自然念誦出來。     往昔釋迦如來曾有一世投生為國王貝瑪(蓮花國王),有一回,他的國境內出現極為嚴重的瘟疫,許多人民因

《普賢上師言教》自他相換之觀修菩提心(下)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自他相換之觀修菩提心(下) 不久,他來到一座鐵宮門前,城門極高猶似高聳入虛空一般,有一個紅眼黑人站在城門前,手執巨長的鐵棍。美相之女問:「這鐵宮裡有什麼呢?」黑人什麼都不說,美相之女再往前走去,看到更多同一模樣的黑人,嚇得他毛骨顫動,他大聲喊叫:「錯了!錯了!這應該是不能到南方的理由吧!」他連忙走進城裡,看到一個人的頭上,正遭鐵造的轉輪旋絞,灰白的腦漿四散噴灑。     美相之女問:「你造了什麼業因呢?」受報者回答:「我曾經用腳踢踏自己母親的頭,現在正承受這業果。你不住在上師梵天宮裡享受樂俱、富有、圓滿,反而來此自討苦吃?」美相之女心想:「我應該也是受業力牽引而來到此處吧!」此時,虛空之中傳出一聲音:「願綁縛者解開,願未綁縛者速疾受綁縛。」這時鐵輪突然降至美相之女的頭,將他的頭絞斷,如同之前那個人一樣,他的灰白腦漿四散噴濺,承受極為強大的痛苦。 以此劇痛的原因,讓他對如自己同樣受苦的所有眾生產生極強烈的慈悲心與菩提心,他想到:「在輪迴的處所裡有多少如我一樣用腳踩踏過母親之頭的眾生,正承受這業果的痛苦,願所有眾生的這些痛苦全都在我一人的身上成熟盛開,讓我一人代眾生受苦,願一切眾生生生世世裡都不要再受這一模一樣的痛苦。」當他生起這樣的思惟時,鐵輪立即拋上虛空之中,他立刻從痛苦之中解開,而於空中七肘高處快樂地安坐。 如此自他相換的大菩提心是證悟成就菩提正道上絕不可缺的究竟勝法,所以往昔噶當派的善知識們皆是依靠自他相換為主要的修持。 往昔,有一位格西切卡瓦,他通曉舊譯派與新譯派的諸多佛法經典。有一回,他前去拜訪格西郊辛巴,看見他的枕邊有一小小的經書,開啟閱讀時,看到一句偈頌: 虧敗全由己擔受 順贏喜悅願贈彼     格西切卡瓦心想:「此乃極為甚稀有之佛法,我想修持此佛法。」於是向格西郊辛巴請教這是什麼教法。郊辛巴回答:「這是龍日通巴尊者所造的《修心八頌》。」切卡瓦格西又問:「誰持有此竅訣?」郊辛巴說:「格西龍日通巴本人。」     切卡瓦心想一定要聽聞此法,於是前往拉薩。到拉薩後,繞塔數日,有一天晚上,來自龍通的一個痲瘋病人說:「龍日通巴尊者已經涅槃了。」切卡瓦問:「誰是繼承的帶領者呢?」痲瘋病患者答:「向雄巴與多德巴兩位格西,但兩人對傳承的繼承,由誰擔任住持,似乎意見不合。」     實際上他們並非為爭取住持而意見不合,而是相互推

《普賢上師言教》自他相換之觀修菩提心(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自他相換之觀修菩提心(上) 真實看到生病、口渴、饑餓等痛苦的眾生,或未見而觀想一個非常痛苦的眾生於前方,自己呼吸向外吐氣時,將自己的快樂、優善、身體、財富、受用等一切善根都如同脫下自己的衣服,送予他人穿戴一般,全部布施給他人,同時自己往內吸氣時,他人一切的痛苦由自己取過來而吸進去,如是思惟,讓眾生俱全快樂、永離痛苦。     如是施與取的觀修,由一個眾生開始,逐漸擴及無數眾生,悉全對其觀想。     當自己真實遭遇不吉利、生病、痛苦時,觀想三界之中這麼多的痛苦眾生,皆應待以慈悲,此些痛苦之份皆於自己的身上盛開,讓眾生悉皆永離此些痛苦,願樂俱圓滿,如是思惟。當自己的快樂幸福等來臨時,觀想願自己的快樂令一切眾生皆獲得安樂與快樂,如是思惟。     此自他相換的大菩提心是大乘菩薩所有修持道路之無謬誤究竟精髓,當自他相換的大菩提心在自相續之中產生一次的時候,多劫的業障皆淨化,福德與智慧的資糧廣大具足圓滿,永離墮入惡趣與劣趨。     往昔,我等導師釋迦如來曾轉生於地獄道,他與同伴嘎瑪日巴一同拉木馬車,但由於他們兩人力氣弱小,因此無法拉動木馬車,地獄的獄吏用燃燒熾熱的武器猛刺擊打他們,極為恐怖的痛苦。     當時,他心想:「既然我們兩人合力也無法拉動木馬車,與其兩人受一樣的痛苦,不如由我一人拉車,讓嘎瑪日巴不要拉車而免於受苦。」於是他對獄卒說:「請你將套在嘎瑪日巴的繩索綁在我的頭上,由我一人拉木馬車。」     地獄的獄卒非常憤怒地說:「眾生各自的業力,誰能代替承擔?」於是用鐵錘擊打他的頭,結果因好思想的力量,他立即從地獄道離開,投生於天界,經中載述這是能仁釋迦利益眾生之首次。     此外,往昔如來佛在成道之間曾轉生為帶領者札渥的兒子,因自相續生起自他相換的菩提心,而由惡趣業力的痛苦中解脫。從前有一位家主名叫札渥,意為美相,他所生的兒子全都夭折,此次生下的兒子,依印度民俗,為使男孩存活而取女孩之名,因此取名美相之女。     有一回,家主出海尋寶,遇船難而亡。美相之女長大後,問母親:「父親生前的事業是何種?」母親擔憂若兒子得知實情,也會出海尋寶而一去不返,便謊稱:「你父親是販售糧穀的商人。」於是兒子去賣糧穀的地方,而將每天賣糧穀所賺得的四元嘎夏巴納錢孝敬母親。     不久,賣糧穀的同行告訴這兒子:「你不是賣糧食的種族,不應該經營

《普賢上師言較》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之戒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之戒學     願菩提心之戒學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換、愛他勝己三種觀修;行菩提心之戒學是六臻究竟岸修持。     自他平等發起菩提心之觀修:我等在久遠劫的時間裡輪轉於輪迴苦海的原因,即是無有我而執著有一實我,沒有自己卻執著有自己,如此一直持握下去的原因而不斷在輪迴之中輪轉。     我等應如是思惟研究,現在自己時時刻刻都是極為希求快樂,而絲毫的痛苦都不喜歡,即使被極微小的芒刺所刺入,或被一點點的小火星灼燙也會立即大叫疼痛而難以忍受,或是背上被蝨子螫咬一口時,速疾勃然大瞋,伸手抓住蝨子,置於兩指甲間夾擠,雖然蝨子已死,但瞋心仍未消,依然在兩指甲間摩擦。     現今有些人認為殺死蝨子並沒有業力,但是這殺死蝨子的動機是瞋心,即是墮入聚砸地獄之因。因為自己一點點的痛苦也受不了,而直接傷害眾生,造成牠們極大的痛苦,為此應深感羞愧。     三界輪迴的一切眾生與自己一樣,極為希求快樂以及絲毫的痛苦都不欲得。眾生希求快樂,而快樂的因,佛法十善業卻不行持,不欲得痛苦,卻一直勤行十不善業。結果所思與所行二者顛倒,由此之原因,一直遭受各式各樣的痛苦。     一直在痛苦之中的苦難眾生,久遠劫裡都一定做過自己的父母,未曾做過自己的父母一個皆無有。現今我等受德相圓滿的上師引領而進入珍貴佛法大門,知曉善惡的取捨,所以應對被愚痴所掌控的淒苦如母眾生,如同對自己無有絲毫分別的愛護慈悲,且忍受他們不斷造作顛倒之事與以分別心來造作傷害,觀修敵人與親人皆平等,如是不斷思修。     自己時時刻刻所需要的利益與快樂,他人也一樣需要。自己為了尋求快樂而極為認真精進,為了眾生、為了他人的利益與快樂也應同樣精進勤行。自己連極細微的痛苦也都精進般極力捨離,也應同樣精進讓他人永離細微的痛苦。自己因擁有富有與錢財等而快樂,當他人也擁有富有時,自己心中也應同樣真心歡喜,如是觀修。總結而言,應對待三界一切有情與自己無有分別,唯一行持令眾生獲得短暫臨時的快樂與究竟快樂之事。     仲巴思那堅格西請教帕當巴桑給尊者開示一個竅訣,涵括所有圓滿的法要,尊者回答:「你自己所需要的,每個眾生也和你一模一樣同樣需要,應依此同樣行持。」因此執著自己是重要與對他人恨心的執著,如此不良的思惟皆應從根本上斷除,應平等看待自他。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

《普賢上師言教》早他相換之觀修菩提心(上)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自他相換之觀修菩提心(上) 真實看到生病、口渴、饑餓等痛苦的眾生,或未見而觀想一個非常痛苦的眾生於前方,自己呼吸向外吐氣時,將自己的快樂、優善、身體、財富、受用等一切善根都如同脫下自己的衣服,送予他人穿戴一般,全部布施給他人,同時自己往內吸氣時,他人一切的痛苦由自己取過來而吸進去,如是思惟,讓眾生俱全快樂、永離痛苦。     如是施與取的觀修,由一個眾生開始,逐漸擴及無數眾生,悉全對其觀想。     當自己真實遭遇不吉利、生病、痛苦時,觀想三界之中這麼多的痛苦眾生,皆應待以慈悲,此些痛苦之份皆於自己的身上盛開,讓眾生悉皆永離此些痛苦,願樂俱圓滿,如是思惟。當自己的快樂幸福等來臨時,觀想願自己的快樂令一切眾生皆獲得安樂與快樂,如是思惟。     此自他相換的大菩提心是大乘菩薩所有修持道路之無謬誤究竟精髓,當自他相換的大菩提心在自相續之中產生一次的時候,多劫的業障皆淨化,福德與智慧的資糧廣大具足圓滿,永離墮入惡趣與劣趨。     往昔,我等導師釋迦如來曾轉生於地獄道,他與同伴嘎瑪日巴一同拉木馬車,但由於他們兩人力氣弱小,因此無法拉動木馬車,地獄的獄吏用燃燒熾熱的武器猛刺擊打他們,極為恐怖的痛苦。     當時,他心想:「既然我們兩人合力也無法拉動木馬車,與其兩人受一樣的痛苦,不如由我一人拉車,讓嘎瑪日巴不要拉車而免於受苦。」於是他對獄卒說:「請你將套在嘎瑪日巴的繩索綁在我的頭上,由我一人拉木馬車。」     地獄的獄卒非常憤怒地說:「眾生各自的業力,誰能代替承擔?」於是用鐵錘擊打他的頭,結果因好思想的力量,他立即從地獄道離開,投生於天界,經中載述這是能仁釋迦利益眾生之首次。     此外,往昔如來佛在成道之間曾轉生為帶領者札渥的兒子,因自相續生起自他相換的菩提心,而由惡趣業力的痛苦中解脫。從前有一位家主名叫札渥,意為美相,他所生的兒子全都夭折,此次生下的兒子,依印度民俗,為使男孩存活而取女孩之名,因此取名美相之女。     有一回,家主出海尋寶,遇船難而亡。美相之女長大後,問母親:「父親生前的事業是何種?」母親擔憂若兒子得知實情,也會出海尋寶而一去不返,便謊稱:「你父親是販售糧穀的商人。」於是兒子去賣糧穀的地方,而將每天賣糧穀所賺得的四元嘎夏巴納錢孝敬母親。     不久,賣糧穀的同行告訴這兒子:「你不是賣糧食的種族,不應該經營

《普賢上師言教》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之戒學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之戒學     願菩提心之戒學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換、愛他勝己三種觀修;行菩提心之戒學是六臻究竟岸修持。     自他平等發起菩提心之觀修:我等在久遠劫的時間裡輪轉於輪迴苦海的原因,即是無有我而執著有一實我,沒有自己卻執著有自己,如此一直持握下去的原因而不斷在輪迴之中輪轉。     我等應如是思惟研究,現在自己時時刻刻都是極為希求快樂,而絲毫的痛苦都不喜歡,即使被極微小的芒刺所刺入,或被一點點的小火星灼燙也會立即大叫疼痛而難以忍受,或是背上被蝨子螫咬一口時,速疾勃然大瞋,伸手抓住蝨子,置於兩指甲間夾擠,雖然蝨子已死,但瞋心仍未消,依然在兩指甲間摩擦。     現今有些人認為殺死蝨子並沒有業力,但是這殺死蝨子的動機是瞋心,即是墮入聚砸地獄之因。因為自己一點點的痛苦也受不了,而直接傷害眾生,造成牠們極大的痛苦,為此應深感羞愧。     三界輪迴的一切眾生與自己一樣,極為希求快樂以及絲毫的痛苦都不欲得。眾生希求快樂,而快樂的因,佛法十善業卻不行持,不欲得痛苦,卻一直勤行十不善業。結果所思與所行二者顛倒,由此之原因,一直遭受各式各樣的痛苦。     一直在痛苦之中的苦難眾生,久遠劫裡都一定做過自己的父母,未曾做過自己的父母一個皆無有。現今我等受德相圓滿的上師引領而進入珍貴佛法大門,知曉善惡的取捨,所以應對被愚痴所掌控的淒苦如母眾生,如同對自己無有絲毫分別的愛護慈悲,且忍受他們不斷造作顛倒之事與以分別心來造作傷害,觀修敵人與親人皆平等,如是不斷思修。     自己時時刻刻所需要的利益與快樂,他人也一樣需要。自己為了尋求快樂而極為認真精進,為了眾生、為了他人的利益與快樂也應同樣精進勤行。自己連極細微的痛苦也都精進般極力捨離,也應同樣精進讓他人永離細微的痛苦。自己因擁有富有與錢財等而快樂,當他人也擁有富有時,自己心中也應同樣真心歡喜,如是觀修。總結而言,應對待三界一切有情與自己無有分別,唯一行持令眾生獲得短暫臨時的快樂與究竟快樂之事。     仲巴思那堅格西請教帕當巴桑給尊者開示一個竅訣,涵括所有圓滿的法要,尊者回答:「你自己所需要的,每個眾生也和你一模一樣同樣需要,應依此同樣行持。」因此執著自己是重要與對他人恨心的執著,如此不良的思惟皆應從根本上斷除,應平等看待自他。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

《普賢上師言教》發心的本質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依發心的本質分為世俗諦發心與勝義諦發心二種。世俗諦發心又分為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二種。 入菩薩行論載: 願行思想與趣行 二種分別知曉般 等同智者這二者 分別次第應了悟     例如任誰欲往拉薩,首先其動機是想去拉薩,同理,首先發願:「我希望讓一切眾生都獲得覺綻如來佛的果位。」這樣的思惟,此即願菩提心。食物與馬匹等全都安排準備妥善,真的啟程走向拉薩般,同理,為了讓一切眾生得到覺綻如來佛的果位,真實思惟學習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臻究竟岸,即是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二者皆是世俗菩提心。     於資糧道與加行道依靠此種菩提心長期思修學習的力量而了悟,最終見道時,直悟一切諸法之本性與離戲慧空的真義,此即勝義菩提心。     究竟勝義菩提心是由修持的力量而得,不是依儀軌而獲得。首先初學者發起世俗菩提心須依靠儀軌,故應於上師面前受持發起菩提心的儀軌,為使所獲得的發起菩提心戒不毀損,越益增長,且須每天時時刻刻都要一直受戒。     觀想自己前方的虛空如來菩薩悉全為守戒之證的皈境,遍虛空一切有情久遠劫以來生生世世全都做過自己的父母親,無有一者沒有做過自己的父母親,他們與現世父母一樣俱全恩德,給予各種的慈愛與保護,供給最好的食物與最好的衣服,給予極大的慈悲與關懷撫育長大。     如此恩德廣大之如母一切眾生現今全都墮入輪迴苦海,被痴心黑暗所遮障,正道與惡道的取捨不明,永離引領正確究竟道路的善知識,依靠者、救護者、怙主與皈境皆無有,猶如盲人獨自走入空曠大地流浪般。     若將一切有情置於輪迴苦海之中,而自己一人解脫,有何意義呢?所以為了一切眾生,應發起珍貴的菩提心,學習往昔永勝佛與佛子菩薩們的廣大行持,輪迴之中一個眾生皆不留而且全都解脫之前,應精進行持,如此思惟而後修誦:              吙 種種顯現水月幻化引  輪迴接續漂泊眾有情  己覺明燦性內為休歇  無量四心之中發菩提     多念誦後,對皈依壇城極為純淨的信心一念,觀想壇城的全部尊眾從邊緣依次化光融入,而融入中央皈寶總集的上師,上師也化光融入自己的原因,一切皈境全部慧相續之中存在的勝義諦菩提心的真理都在自己的意之中直接產生,如是思惟。念誦發願偈: 淨悟寶心大珍寶 尚未生起願生起 若已生起莫退失 祈願愈益漸增長     並誦迴向: 文殊菩薩無盡勇猛智

《普賢上師言教》發起菩提心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發起菩提心     正確究竟發菩提心,以思惟分別而言,分為三種。     國王般之發心:首先國王將對方都懷權降伏,獲得自己軍隊的擁戴,圓滿成為國王後,再保護其他的百姓。同理,首先自己獲得覺綻如來佛的果位,而後再將一切眾生置於如來佛果位,此為國王般的發心。     船夫般之發心:船夫與同船的旅客一同到達江河的彼岸。同樣,希求自己與一切眾生皆一起共同獲得覺綻如來佛果位,此即船夫般的發心。     牧人般之發心:首先牧人為使牛羊牧群先食草飲水,免遭豺狼等猛獸的傷害而將牧群趕在自己的前面,自己保護著牛羊,永遠跟隨在牧群之後。同樣,首先讓三界有情全都獲得覺綻如來佛的果位,而後自己再成佛,此即為牧人般之發心。     首先國王般的發心是大欲之發心,思力最小;第二船夫般的發心是智慧珍貴之發心,思力中等,如覺臻祥巴(彌勒佛)一樣的發心;第三牧人般的發心是無比之發心,思力極為廣大俱全,如文殊菩薩一樣的發心。     依菩薩地邊而分,資糧道與加行道是相信行持的發心;初地與七地之間是殊特清淨的發心;清淨三地是圓滿盛開的發心;臻達覺綻如來佛果位是業障永淨的發心,此四者。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普賢上師言教》好的思想很重要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往昔,覺渥傑阿底峽尊者手痛時,將手放進弟子仲滇巴的腿上,尊者說:「請加持我的手,因你有好的思想,好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原本弟子對上師作加持是不可能的,但若是弟子具有好的思想,對上師加持亦有益。     阿底峽尊者經常強調心有好的思想是唯一重要的,時常在與人問候時,尊者總是問:「你有好的思想嗎?」尊者在每次的教示中皆著重:「要有好的思想啊!」     一切業力是善或惡、強或弱,取決於好的思想與壞的思想。若是俱全好的思想,則身語的一切所行所言都是善根,如將鞋子放在擦擦泥塑小佛塔上的故事一般。如果產生惡的思想,看起來或顯現出來的是善根,但事實上是不善的,因此應時時刻刻俱全好的思想。 聖言: 心滿念善地道亦圓滿 心惡則地與道亦惡劣 一切心念悉皆憑藉此 經常善心念精進勤練 俱全好的思想,地與道會如何圓滿呢?從前有一對母女互相攙扶渡河,兩人不幸被湍急的河水沖走,是時母親心想:「希望女兒不要被水沖走,能安全存活,多好啊!我一人被河水沖走無所謂。」同時女兒亦心想:「希望母親不要被河水沖走,能安全無事,我自己被水沖走無所謂。」最後母女兩人都溺水身亡,但因兩人皆有好的思想而轉生到梵天世界。     此外,有六位僧人與一位信差七人共渡夏薩郭嘎河,船行至河的四分之一時,船夫對眾人說:「船已超重,你們當中會游泳的一個人需跳下水,否則我自己跳下去,而由你們其中一人來划槳。」當時所有船客都不會游泳,也不會划槳,這時信差挺身而出:「所有人會死,不如我一人死就算了。」言畢,信差縱身跳入水中,此時天空顯現彩虹,且降下繽紛花朵,原本信差不會游泳,卻安全到達河的彼岸,沒有溺死。信差之前並沒有學佛,但因立即出現好的思想,即產生這樣好的功德。     若是產生惡的思想,地與道如何惡劣呢?從前有一個乞丐,躺臥在城門的通道上,他心想:「如果國王斷頭,而由我來繼承他的王位,該多好啊!」這乞丐不斷思惟這個惡的思想而徹夜未眠,將近破曉才睡著。當他熟睡時,國王的馬車駛來,馬車的車輪剛好輾過乞丐的頸部,結果乞丐斷頭而亡。     自己聽法的目的,首要是時時刻刻皆以正知正念為主來研究觀察自相續,如果沒有研究自相續,在不知不明的情況下,容易生起很多貪心與瞋心的思惟而積聚很多惡的業力。     那位乞丐的願望永遠不會實現成功,而惡思想的結果卻立即成熟。國王安坐在皇宮的寶座上,且俱全快樂圓

《普賢上師言教》喜樂無量心

圖片
《普賢上師言教》 持明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喜樂無量心 觀想任誰種姓貴族家庭、財富錢財俱全、勝三道上快樂、長壽、隨眾多、富有的一人作為對境,對他不生嫉妒,誠願此等眾生獲得更多錢財、富有、無有傷害、智慧圓滿等諸多功德圓滿,並觀修其他眾生也能同樣獲得富有、長壽、健康等,該多好!如是不斷思惟觀想。     首先自己要產生喜無量心,應從自己所歡喜的親戚朋友等開始,思惟他們得到功德與享受喜樂,當自相續產生喜無量心之後,再擴及普通的中等有情,再觀修敵人與仇人,尤其是嫉妒的對象,對他們同等看待。     當看到其他人財富圓滿時,應從根本處斷除無法忍受的嫉妒思惟。對於俱全快樂與快樂原因的人,生起極為開心歡喜的隨喜心,最後於無念之中放定。     歡喜心乃是無有嫉妒的思惟,所以應努力修持各式各樣的方法,令自相續之中不產生嫉妒的思惟。     尤其永勝佛子菩薩們為了一切眾生發起菩提心,最重要乃盡力將一切眾生安置於永遠大樂圓滿的覺綻佛果位,與現世樂居勝上天界人界的果位,因每個眾生各自善業而獲得些許功德或富有時,心生不歡喜是不可能的。若是自相續之中有嫉妒心的情況下,則看不到其他人的功德,自己也會積聚諸多惡的業力。     往昔,正當尊者密勒日巴事業廣大增長之際,一位因明學的導師達洛對尊者生起嫉妒心,而前來辯論駁斥。無論尊者如何運用神通,他都不相信,反而生起邪見,並誹謗尊者,後來達洛來世轉生為一個大鬼魔。還有一位因明學格西匝波瓦下毒暗害密勒日巴尊者,此些都是因嫉妒心所引起的。     具嫉妒心的人,即使如來佛親現面前也救不了,因自相續被嫉妒所染污,無法看見他人的功德。因看不到他人的功德,則不產生絲毫的信心。因為沒有產生信心,所以無法成為大悲加持的根器。     例如提婆達多(天施)與妙星和尚兩人都是伏德越的弟弟,但他們兩人皆因嫉妒攪動自相續,對伏德越沒有產生絲毫的信心,雖然兩人一生當中長期在釋迦如來的旁側,釋迦如來仍無法降伏轉化他們。     不僅如此,若是一直持握對他人極為惡劣的思惟,不僅無法傷害他人,自己反而會積聚極強大的惡業力。往昔有兩位大格西,彼此互相嫉妒爭鬥,有一天,其中一位格西聽聞另一位格西有了女人而破戒,於是這位格西吩咐侍者說:「為我準備好茶,我聽到一個好消息。」侍者奉上好茶後,即請問格西:「是什麼好消息?」這位格西回答:「我聽說我們的對手有了女人,破戒了。」     根奔昭嘉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