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4的文章

《極樂願文》懺悔之九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九  往昔有一個故事,三十三天的一位天子,他快要死亡的五種徵兆出現了,身體開始發臭等等,這位天子很苦悶,百施天王看到他說:「你為何悶悶不樂呢?」天子說:「我快要死了,請問你有辦法嗎?」於是百施天王前去請示佛:「用什麼方法可以延長生命呢?」佛陀直接說:「遠離殺生,承諾不殺生就會長壽,而且不會墮入三惡道。」這位天子知道以後,承諾受持不殺生戒,他往生以後,就投生到樂居天(兜率天)。  另有一個故事,有一位尊者叫晝辛吉,他到了地獄道,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看到一間很美麗的宮殿,於是進去看到有四位很美麗的仙女,還有一位帥氣的男士,一起歡樂嬉戲,很自在圓滿的樣子。四位仙女也獻給晝辛吉尊者很多食物,一整個晚上都是歡喜自在,非常快樂圓滿,看起來就像天界的人一樣快樂。  可是到了天快亮,太陽準備要出來的時候,四位仙女便對尊者說:「你還是先離開比較好,不要待在這裡。」尊者覺得很奇怪,於是就跑過來偷看發生什麼事呢?結果,天界般的宮殿不見了,四位仙女也變成四隻大狗,牠們的牙齒非常銳利,一口一口撕咬著這個帥哥的身體。當太陽又快要下山的時候,四隻大狗又變為仙女陪著帥哥,歡喜自在,圓滿享受。這件事看起來很怪異,原來這位帥哥的過去生是一個屠夫,殺了很多生命。  嘎達亞那尊者曾經勸他不要殺生,但是為了維持生計,屠夫只答應晚上不殺生,並在嘎達亞那尊者的現前受了晚上不殺生的戒律。屠夫死後,墮入地獄道,白天感受痛苦,到了晚上便享受天人的福報。  聽了這兩個故事以後,我們可以想一想一件事情,若是心裡存著一個想法,我不喜歡某一個人,我不喜歡某一個人,這樣一直想的時候,就如同守一條戒律一樣,每天都在增加惡業,所以不能這樣承諾。我不喜歡一個人也好,不喜歡家人也好,不喜歡親戚朋友也好,我不喜歡什麼人,這樣在自己的心裡以恨心來承諾自己、答應自己,一次想、二次想、三次想、四次想了以後,也許就保持了一個承諾,所以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這種事。  上述的故事中,四大美女和四大狗於日夜之間有這麼大變化的原因,就是一個守戒和一個不守戒,於是他對晝辛吉尊者說:「菩薩啊!你回去人界的時候,請轉告我的小孩,說他的爸爸過去宰殺太多生命,現在在地獄道裡遭受大苦,所以叫他不要再殺生。如果他不放棄殺生的話,以後會和我一樣遭受大苦。如果他不相

《極樂願文》懺悔之八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八  若是想要生生世世享受快樂的話,則不要殺生。有的人不相信因果,為了自己現世的快樂,為了自己的生活,很歡喜地造作很多惡業,當這些惡業成熟而需要承受的時候,卻不停地哀嚎哭喊。像這樣笑容歡喜地造作惡業,卻哭喪著臉來承受因果不爽的果報,所以我們要謹慎因果。  有一個比喻,一隻天鵝或一隻鳥類飛到天空,越飛越高的時候,牠是看不到自己的影子。難道沒有影子嗎?不是,當牠到達地面的時候,就會看到影子在牠身旁。這代表什麼呢?我們所做的善根,所做的惡業,雖然目前看不到果報,但是因果成熟的時候,全都看得到,全都跟著自己,所以善根惡業會如影隨行一樣的出現,善惡引業的力量就是這麼的大。現在很窮很苦,很多麻煩複雜,都是過去業力成熟而感果,所以這輩子要多多加強善的力量。  不殺生有什麼好處呢?會長命百歲。寶島關西有一個長壽村,這裡的人壽命很長,因為他們過去世不殺生,此生也有不殺生的承諾。像夏札法王一樣,一百多歲也不錯。不殺生是有效果的,生生世世會獲得長壽的果報。不殺生是一種行為,若是你承諾自己不殺生,這就是一種戒律,持守不殺生戒的功德會增上,福報會增長。  若是許下不殺生的承諾,這是一種戒律,其功德利益廣大。心裡承諾不殺生的人,外表慈祥,有可能被稱為菩薩,看起來很喜樂,很自在,一切所做所行都很吉祥,因為他沒有殺氣,所以沒有冤親債主的干擾,連鬼也找不到他。還有天神喜歡慈善之人,會經常保護這樣的人,因為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善根,所以很容易心想事成。  我們若是殺生,福報會越來越少。現今看到世界上長壽健康的人,都是由於過去生不殺生,或是今生吃素,所以他們容易在圓滿的狀態中過生活。沒有殺生的業果,不殺生的戒律成熟,具足不殺生行為的人,其祈願及願力都很容易達成,因此我們從現在開始,應極力懺悔過去曾經殺生,類似這樣相同的惡業,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永不做錯的心態來懺悔清淨,日後不再犯錯。  發菩提心觀修金剛薩埵法門,淨化殺生的惡業,好比一個會唱歌的人,唱歌之前先發菩提心,再來具足正行發菩提心的真理,最後迴向發菩提心,這樣就會淨化因果業力。一個會敲鼓的人,先發菩提心為佛教敲鼓,可以淨化過去和現在所做的惡業,如此形成善根,再承諾不做錯的話,就不會延長不善的業力。因為惡業並不是真正堅定穩固的存在,它就像哈

《極樂願文》 懺悔之七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七  當惡業成熟的時候,躲不掉,也跑不了,地也承受不了我們的惡業,天也承受不了我們的惡業,樹也承受不了我們的惡業,其他相續不同的人也承受不了我們的惡業,個人形成的業力都要由個人自己來承擔。  一個很有權力的人,即使他害怕惡的業力,想躲到山頂上挖個很深的洞,即使洞深到海底,也是躲藏不了,還有跑到外太空去也躲藏不了,這就是惡的業力,所以最好不要造作惡業。  龍樹菩薩亦是如此,雖然刀劍利刃傷不了他,但是一根草卻可以砍下他的頭。龍樹菩薩是一位偉大的成就者,祂有一位好朋友叫樂行國王。兩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是同一條命所轉生的兩個化身,所以他們最後會一起往生,兩人的壽命一樣長。傳說龍樹菩薩已經成就壽命自在,活到九百多歲,所以樂行國王也一直不死。因為國王一直在位,所以九百年來王子們相繼去世,沒有機會繼承王位。  後來有一位王子很想登上王位。有一天,他的母親王后親手縫製一件非常漂亮的五彩錦緞彩衣送給他,他一看,非常歡喜,就說:「等我登上王位,再穿上這套衣服吧!」可是王后說:「你以前有很多的哥哥都往生了,你根本就沒有登上王位的機會。」他覺得很奇怪:「父王年紀那麼大了,總有一天會駕崩,會輪到我當國王呀?」王后說:「你父王和龍樹菩薩是同一條命,而龍樹菩薩已經成就壽命自在,是不會圓寂的。你不要期待你的父王會往生。」 王子聽後很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問:「我應該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王位呢?」王后說:「龍樹是位大菩薩,很慈悲的,只要有人有所求,一定會布施。你去試試看,請求龍樹菩薩布施他的頭。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了。」於是王子就前去請求龍樹菩薩布施頭給他。 當他向龍樹菩薩提出請求後,龍樹菩薩很坦然地說:「可以啊!你自己拿刀來砍啊!」王子就叫人拿刀砍,可是砍來砍去,都砍不斷龍樹菩薩的頭,那刀砍在龍樹菩薩的脖頸上,就像在虛空中晃來晃去。王子精疲力竭,毫無辦法。  最後龍樹菩薩慈悲地告訴他:「我在五百年前就完全清淨了用兵器砍殺的異熟果報,所以用任何兵器都無法砍我的頭。如果你真的想要我的頭,你最好去找一根吉祥草來。」原來以前在出家眾結夏安居的時候,龍樹菩薩是專門管戒律的掌堂師。因為地上有鋪吉祥草的習慣,為了表示結夏的道場已經清淨了,沒有任何的障礙,所以他便到外面去找吉祥草來鋪,讓大家可以安

《極樂願文》 懺悔之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六  接下來是業權果。當我們前世殺生,滅掉一個生命型態,由於他的歡樂、他的福報、他的富有也同時都被你毀掉,以致你來世無論出生在哪裡都是力量比較弱,而且會容易遇到很多敵人、強盜、鬥爭及破壞者,這是因為你過去世曾做過殺生,此業權的原因,會讓你來世出生在不吉利的地方等等,可見殺生的業果非常強大。  行為中的惡業,以殺生的業果為最大;念頭中的惡業,以邪見的業力為最大。往昔有一個故事,目犍連尊者和一位名叫巴希的比丘一起去海邊,看到一個人,他的頭長得像動物,渾身被火燃燒的樣子,他一直哭著、叫著,好熱好熱,周圍還有很多餓鬼們環繞著他,每一個餓鬼手上都拿著弓箭,弓箭上燃燒著火,一直射向他。  於是巴希比丘問目犍連尊者:「為什麼他會這樣呢?」目犍連尊者說:「這個人過去世是一個獵人,因為他殺了很多動物,現在這些動物反過來要滅掉他,讓他每天生不如死地承受痛苦,這樣受了多很多苦以後,還要投生地獄道,難以脫離。」可見殺蚊子的行為,也小心避免。因為蚊子只吸了我一口血,我卻要牠的命,看起來是很小的行為,其實業果也是很強的,所以還是要謹慎因果。  不殺蚊子的辦法就是做一個捕蚊的工具,例如把寶特瓶切開,加一支棍子,不論高低都可以蓋住這隻蚊子,然後動一動,讓蚊子飛進去,蓋住瓶口,拿到外面去放生,當成是一種運動,也可以培養愛心,培養慈悲心,累積福德資糧。  這其中蘊含六度波羅蜜多的功德,放生生命是布施波羅蜜多;不殺生本身是持戒波羅蜜多;走來走去找蚊子,是精進波羅蜜多;耐煩找蚊子的過程,找不到蚊子,睡著以後,蚊子在耳朵旁邊嗡嗡嗡叫的時候,又繼續找,是忍辱波羅蜜多;專心找蚊子的時候,是禪定波羅蜜多;想各種圓滿找蚊子的方法,夠聰明,是智慧波羅蜜多,超過蚊子的智慧,所以六度波羅蜜多都行持了。  我們不小心就會殺生,不殺蚊子可能比吃素好一點。時時刻刻都會有不小心殺掉蚊子的機會,隨時可能啪一下,好開心的樣子,有的人坐在門口,他殺了很多蒼蠅,旁邊周圍有很多蒼蠅的屍體,有些死了、有些疼痛掙扎。如果有人說磁場不好的地方可能會有鬼的話,那麼這個地方應該有鬼,因為蒼蠅和蚊子會變成鬼,為什麼呢?原因是牠們有強大的瞋恨心。蚊子肚子餓,為了吸一口血的貪心就被殺,一定會有瞋恨心,在牠的生命被滅掉時,找不到前世自己的身體,也尋

《極樂願文》 懺悔之五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五  尤其佛教徒唯一能做的是什麼事呢?大寺廟唯一能做的是什麼呢?大師父唯一能做的是什麼呢?弘揚教法才對,不是做善。做善交給專業的人,而誰是專業的人呢?就是功德主,有錢的人,做善交給他們就可以了,這就是專業,因為他有錢,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佛教行善應該是功德主最厲害,因為他們福報具足,生生世世有這個本事可以做善。  如果這些事情都是你這個當師父的在做,那麼太專業的功德主要做什麼呢?師父要做的、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呢?現在也許顛倒了,這樣不好。一個影響力很強的師父,他應該做的是什麼呢?應該是要講一輩子的法,大法會、小法會都是,每天講很多的法,多弘揚教法及證法,如世親菩薩的《俱舍論》裡所說的一樣。  佛教是什麼呢?釋迦牟尼佛的佛法是什麼呢?即是教法和證法。教法和證法又是什麼呢?是聽聞和持握。先聽聞教法,再透過修持證悟並持握證量,以教法和證法來延續佛教,而不是以做善、蓋建築物來延續佛法。 如果佛教能夠蓋出一個淨土的話,那麼早就可以在這個世界裡蓋成了,特別是西方國家物質發展厲害的人應該都可以做出來,因為現在連月球或其他星球都可以去了。  但是還蓋不起淨土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沒有行持教法及證法,特別是證法裡的證悟修持都沒有,才會無法蓋成。行持教法和證法才是佛教原有的內涵、是佛教該做的事情、是佛教徒該有的態度。佛教不要和其他宗教一模一樣的態度來行善,認為只有行善就全部搞定了,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的話,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多蓋一些皇宮呢?他是有能力蓋的。現代的功德主不像功德主,佛教的領導者不像領導者,這不是很殊勝,也不是很理想。  以佛教的立場來說,應多多講法。雖然你們每天都聽法,但若是所聽的法沒有用在心裡,遇到開心的時候、陽光燦爛的時候,一副自在學佛的樣子;可是一旦出問題的時候,就一副傻傻呆呆的樣子,不知道該怎麼辦,完全不知所措,這就是因為佛法沒有用在心裡的原因。 別人想什麼,我每天都很在意;別人做什麼,我每天也都很在意。為了要做好我自己,很謙虛的樣子,卻把自己的心綁在一個包起來像一顆豆子那麼小的地方,沒有什麼意義的。因此,大家要多多說佛法,多說佛法人人有責。  眾生的心很煩,除了佛法以外,找不到其他的方法能夠真正解決究竟本體的問題,所以需要佛法,多想、多做、多展現出來。

《極樂願文》 懺悔之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四  別人殺或叫別人殺的時候,隨喜,這是不好,也是造業的。如果是走路的時候,不小心踩到螞蟻,這就叫無記業,已經做了殺生,但是心中沒有殺牠的念頭與動機,這種無記業,業力沒有那麼重。走路不小心踩死蟲子或夢裡殺人,都算無記業,密法裡說,雖然業障較輕,但還是要懺悔。  有些時候,在一個群體裡面,出現傷害眾生或傷害人們、傷害其他有情的事情,首先要有人發動去做,中間的過程有籌劃、佈局、安排,最後完成行動,有些人在這過程都知道,即使沒有說話,沒有表示意見,也一樣是有業力的。  出家人最好不要吃肉,因為吃肉的事情可以從兩種角度來看,大乘顯宗的經文都說不能吃肉,吃肉就如同把父母的肉、兒子的肉都放在自己的前面一樣的嚴重。以密法來說,也是不能吃肉的。小乘裡是可以當作藥一樣,身體虛弱的人可以把少許的肉當作藥來吃。  顯宗的大乘,不能吃肉,藏傳佛教的密乘也不能吃肉。如果一位密乘者吃肉,其心態和吃塑膠是一樣的,只有這樣的覺悟者才可以吃肉,因為他有覺悟的力量及本質,沒有把它當作肉的心態來吃,當作甘露來吃,證悟者的牙齒是覺悟的牙齒,吃的心態也是以生圓雙融的力量來行持,所以普通凡夫還是不要吃肉。你們經常吃素,還不錯。  好多年前已經說過,我再說一次,吃肉和吃素哪一種好呢?當然是吃素好,但是心中遍照惡念的學佛者,吃素是沒有什麼功德的。雖然你吃了很多素,但是你的念頭裡經常有很多的惡念,這樣吃素只是外在的佛教行為而已。  因為真正佛教的根本基礎是心,惡的業力是從心裡展現出來,心裡這麼毒,比蟑螂、毒蛇還要毒,比青蛙還要髒,把骯髒的垃圾都隱藏在心裡,隨時隨緣都可以發出來,對周圍的人傷害到了極點。一個外表不吃肉,一滴肉也不沾,一滴血也不沾的人,但是內心卻遍照著惡念,這樣好嗎?當然是控制惡念比較好。  學佛就是自心清淨才是佛教,自心清淨經常被學佛者忽略。密乘裡說的誓言,多數的佛教徒很少往自心清淨的方向去修持學習,所以現在很多人來來去去,來了又離開。 上師也好,師徒也好,佛法也好,都沒有想到自心清淨的修持重點。 上師也好,師兄也好,佛法也好,都是為了讓自己覺悟的一種工具,也是改變自己態度的工具,如果這點看不清、看不明的話,就會來了又離開。  這個世界上的佛教,如學佛的團體裡,宗教的群體裡,寺廟裡,很多聚合

《極樂願文》 懺悔之三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三  2.1懺悔身業  ཕ་མས་ཐོག་དྲངས་བདག་སོགས་འགྲོ་ཀུན་གྱི།། ཐོག་མ་མེད་པའི་དུས་ནས་ད་ལྟའི་བར།། 父母為主吾等眾 從無始時至今生 སྲོག་བཅད་མ་བྱིན་ལེན་དང་མི་ཚངས་སྤྱོད།། ལུས་ཀྱི་མི་དགེ་གསུམ་པོ་མཐོལ་ལོ་བཤགས།། 殺生偷盜非梵行 發露懺悔身三罪  「父母為主吾等眾,從無始時至今生,殺生偷盜非梵行」,父母為主的吾等眾生,從古至今造作很多身體上的惡業,如殺生、偷盜、邪淫等。我們輪迴的源頭是不容易說明的,因為太多多到數都數不完、說都說不盡的。從無始以來,輪迴的源頭都是因為自私自利,為了煩惱,為了自己的執著,不停地幻浪於輪迴裡。  當我們不停地幻浪於輪迴裡的時候,心裡的動念都是什麼呢?都是以貪瞋痴為主的念頭。所做的事情又是什麼呢?也都是以貪瞋痴為主的事情,所以一路不停地幻浪輪迴下去。在輪迴的過程裡,曾造作過很多次殺生的業,有些則是很想殺生,所以安排利劍刀槍等想去直接殺生,或想去下詛咒等等。  關於各式各樣的殺生惡業,一開始是先有殺生的對境人或畜生等,然後產生殺生的動機,再來是殺生的行為,最後將對境殺死,此稱四治業力具足極為重罪。  最大的殺生惡業是殺阿羅漢、殺上師及殺父母。父母是恩德的對象,上師是功德的對象,阿羅漢、菩薩是覺悟的對境,若殺掉上述這些對象的話,肯定是最大的殺生惡業,將墮入無間地獄。  如果殺害在佛法道路上多多少少聞思修的修行者或其他人等的話,這是中等的殺生惡業。殺畜生是下等的殺生惡業。  總之,殺一個畜生和殺一位正法修行者,或是阿羅漢,或是殺父母,這幾種情形的業果都是不一樣,所以惡的業力大小也不一樣。 原本是什麼都不能殺的,但是殺一隻蚊子和殺一個人、殺一位修行人,產生的業果會不一樣。因為難得的人身滅掉的時候,想要再累積獲得人身是不容易的。  我們能夠投生為人的源頭是因為守戒,律法裡有說到要守戒圓滿,而且多生多世的心相續裡都是守戒圓滿,然後往生的時候,也有祈願圓滿,祈願能夠成為南瞻部洲世界裡的人,一出生就能遇見佛法、遇見上師等等祈願,如此祈願圓滿而形成難得的人身。所以殺掉祈願圓滿的人和殺掉蚊子的業力

《極樂願文》 懺悔之二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二  1.四種對治力-皈境力 懺悔要有四種對治力,在《解脫勝道明燈》裡也說明了。四種對治力是皈境力、蠲惡力、再不犯錯力、現行對治力。以生起次第觀想前方虛空世界有主尊阿彌陀佛,左右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周圍環繞如雲如海的諸佛菩薩,這是皈境力,即皈依對象的真理。  2.四種對治力- 蠲惡力 第二蠲惡力,去除惡的心念和行為,講出所犯的一切惡念惡行、做錯的事情,好好懺悔。懺悔了以後,永不再做錯才是真正的懺悔,如果再繼續做錯的話,就不算懺悔。今天懺悔、明天又做錯;明天懺悔、後天再做錯,這樣並不算是懺悔,佛教的懺悔就是要好好的改進、不再做錯。  也許有人會說,你們都說要懺悔懺悔,淨懺,如慈悲三昧水懺等等,很多顯法密法裡都說要懺悔懺悔,真有這麼多做錯嗎?其實做錯的源頭是你走錯方向,原本在法界元位上一明瞭心的本質的時候,就距離究竟的真相很近很近的,最後會到達元位普賢王如來一如的境界。結果沒有去這個地方,直接去找另外一個地方,分別成上下兩個及淨或不淨裡繼續下去的時候,就走偏了,走遠了。 如果我們直走的話,早就到了目的地,如果在一條巷子裡繞來繞去的話,如同到達不了究竟的境界。我們原本的錯誤是來自於自然的痴心和造作的痴心。  至於有原罪嗎?原罪是指原來的錯誤。佛教沒有這樣的說法,佛教主張心的本質是清淨的,原罪是無法成立的。如果有原罪的話,就無法懺悔的,因為在最初的時候,原來就已經有罪了,原本就是錯誤了,既然原本已經是污染的東西,所以也就無法懺悔。意思是,如果原來、本質、最早開始形成的一個源頭就有罪的話,無論怎麼懺悔,也無法淨化。  而我們可以懺悔的原因是原本即是清淨,因為痴心產生幻覺,繼而染污下去,所以才可以透過懺悔來淨化、清淨。例如一件白色的衣服從來沒有弄髒過,從來沒有污染過,就不需要清洗,因為它沒有染污過。只有在白色的衣服不小心染污了,才需要加上洗衣粉等清潔劑,再搓一搓、洗一洗,而需要洗的原因就是衣服弄髒了,至於沒有髒的衣服拿去洗,這才是奇怪。  總而言之,佛陀的教導裡是沒有原罪。以顯法的角度來看,沒有原罪;以密法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原罪。沒有原罪的時候,這顆心是什麼呢?人是在什麼狀態之中呢?這稱為本質清淨的「如來藏」。  心的本質是清淨的、乾淨的「如來藏」,本質純淨的

《極樂願文》懺悔之一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三)懺悔之一  今天講述七支供養的第三支「懺悔」。人可以分為身體和心兩個部分,身體是業的力量所展現出來,至於心不一定全部是業的力量所展現。心可以細分為心的本質和心的遊戲,心的本質是無污染,而心的遊戲是有污染。我們應該要在心的遊戲上下功夫,譬如我們現在辛苦也好、痛苦也好、窘迫也好、開心也好,很多事情都因受到心的雜念污染後再控制心,使得我們無法呼吸。  娑婆世界裡人人皆有凡夫的思想,心所想的、分別念的思想是怎麼展現出來的呢?是由貪瞋痴的痴心所產生出來的,五毒煩惱中的其他四個煩惱都是因痴心而行持起來。  有了痴心以後,才會增長其他四毒煩惱,貪心也是、瞋心也是、傲慢也是、嫉妒也是,源頭都是痴心,愚痴的心。假若不知道是痴心引起的,就不知道如何懺悔,明瞭其原由以後,才會想到要懺悔。  而痴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痴心亦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形成的痴心,另一種是造作而形成的痴心。關於元始法界不變的真理,究竟圓滿的空性,以大圓滿或圓滿次第的狀態來說、或法界的狀態來看,眾生和諸佛如來平等的力量是一體的、一如的。 由於眾生突然來臨的一個痴心,不明自己心中所顯的前方清淨的淨土,和下方不淨的世界,兩者是由分別念所形成出來的,所以分別出一個是淨的世界,另一個是不淨的世界,才會變成有情凡夫的思想者。  有情凡夫的思想者會變成凡夫的原因是痴心,變成凡夫的源頭是痴心。痴心沒有淨化,會如何呢?當然就會繼續墮入輪迴,在久遠輪迴裡不停地流轉時,以痴心為主的「我執」心態就會產生出來。 有「我」的時候,千千萬萬的麻煩都會展現,如「我的」太太、「我的」眼鏡不見了、「我的」小孩、「我的」衣服等等,還有「我的」善根、「我的」人群、「我的」什麼,全部被緊緊綁架在有「我」的範圍內,幾乎不能呼吸了。好多人呼吸不了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有「我」的比重太重了。 「我」的源頭也是痴心,所以無明幻覺的痴心是應該要懺悔的。那麼懺悔是什麼呢?懺悔是要知道自己有做錯事情以後,才會懂得需要懺悔,不知道做錯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想到需要懺悔,不想懺悔也是一個痴心,不想知道也是一個痴心,以一個凡夫眾生來說,痴心佔了絕大部分的位置,所以我們要淨化痴心,其對治就是懺悔。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八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八  我們要生起以菩提心為主來聽法,這次所講的是屬於顯法的法門,若再細分顯法的小乘與大乘,則是屬於大乘的法門。大乘法門中有各種根器不同的修行法門,阿彌陀佛的極樂願文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以傳統的教導來說,現場八供、供很多油燈等等,會具足功德,最能累積福德資糧的是阿彌陀佛的極樂願文大法會。  在菩提心具足的情況下,歡歡喜喜、輕鬆自在地坐著聽法。想要進入西方極樂世界,需具足四種法門,第一是觀想阿彌陀佛和極樂淨土等,觀想阿彌陀佛在中間,左右是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周圍環繞著如雲如海的諸佛如來。  說到如雲如海的諸佛如來,還有大阿羅漢等等僧眾,祂們是智慧所顯的境界,不是物質形成的。物質的東西要如雲如海的堆起來是不容易的,在一個大房子裡放了很多密密麻麻的佛像,祂們是無法如海如雲的展現,為什麼呢?因為這是以物質為主的,在分別念的思想中,是無法出現如海如雲的景象。 我們是凡夫,在凡夫分別念的心中是無法展現出如海如雲的諸佛如來。我們凡夫世俗的思想要轉變成生起次第的觀修,以顯空雙運的方式來觀想十向自在、無有空間、沒有範圍的一個世界,在諸佛如來淨土一如的境界中觀想有如海如雲的諸佛菩薩,這是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第一個法門。  第二個法門就是我們身口意三門要行善,行持善根,累積福德資糧。 資糧分為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兩種,以三輪體空為主來行持所有的善根,智慧資糧也能融入進去。福德資糧就是說,在一切皆空的真理中,如果供養者的你、行持的善根、供養的對象,都是以「有」的範圍內來做的話,這就是福德資糧,而智慧資糧則是在「無」的範圍內、在境界之中所行持出來的。  例如我手上有一瓶燕麥,同樣都供養一瓶燕麥,以本質空性的程度,了悟空性的程度來供養的話,這就是智慧資糧,因為展現出來的是三輪體空的力量。另外有人穿著好看的衣服,還有好的燕麥,以及滿滿的物品都在現場供養,福德資糧已俱全了,我們身口意三門都要行持善,累積福德資糧。  第三個法門是發菩提心,第四個法門是祈願的心,也是迴向的心,祈願是很重要的。  持明仁增塔欽 https://chihming8.blogspot.com/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七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七  還有,對境是很重要的,我們供養的對象與對境是諸佛如來。誹謗菩薩與殺掉三界一切有情的業力相比,誹謗菩薩的業障更重,在《極樂願文》後面的偈頌還會提到,因為菩薩離證悟究竟的佛果很近,祂的智慧力量功德也很強,很容易成辦利益眾生的事情,所以耽誤菩薩的事情是不好的,誹謗菩薩更是不好的。  對境很重要,以後永遠要記得對境。上師也是一個對境,說密法、灌頂、宣說大圓滿法訣竅、闡釋一切顯法、密法,對這樣的上師最起碼應具足信心,能具足清淨心會更好。若是沒有具足信心的話,最起碼不誹謗,不起邪念,這些都要練習,因為這不是一般上課的老師,是佛法的師父。  同樣對金剛師兄也是如此,在誓言戒律已承諾,我和金剛師兄一起在證悟金剛持的果位前,永不離開,如燈蕊和燈火一樣共同行持,在密法的戒律裡已經這樣答應過的。你們有些人也學了漢傳佛教,同時也學了藏傳佛教的顯法、密法,所以誓言戒律是很重要的,誓言清淨才能獲得成就。誓言戒律不是規矩,誓言戒律是本心明燈的燃料,如此才會無數實現出對本心境界的幫助。  越老越不要看電視,如果想要看電視,看的時候要用大圓滿的境界來看,內心有大圓滿的道理那就不錯,沒有大圓滿的境界的話,可以想,這個世界是虛幻般輪迴存在等等。  總之,以這兩種角度來觀想阿彌陀佛,我們變成阿彌陀佛是很容易的,因為我們本心具足和阿彌陀佛一樣的成分,猶如一杯水融入大海裡是很容易的,因為水和海水二者的本質都是水的成分,我們的本質俱全種姓如來藏,清淨的如來佛性和污染一切清淨的釋迦牟尼佛在果佛的本力上面,智慧、慈悲、力量都是一如的,所以成佛的機會很多,成佛也很容易的,因為眾生已經具足種性如來藏,沒有種姓如來藏則無法成佛。  我們經常說即身成佛,本身就具足即身成佛的機會,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有著如此的大好處,因此要相信自己,我會成佛,我會解脫,相信自己可以成辦一切,相信自己每天都可以快樂,相信自己每天可以幫助別人,相信自己可以校稿,相信我能,相信我能是很重要的,你不能,誰能呢?地獄道的眾生能嗎?餓鬼道的眾生能嗎?畜生道的眾生能嗎?牠們不能的。人是一切都能的,一切都可以的。  了知暇滿難得的人身,就是六道輪迴裡最主要的身體,我們的心依靠本已具足的種性如來藏,所以心的依靠是大圓滿,身體就是難得的人身,也是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六  當有一些人心不通順時,有時候是需要金剛師兄的幫忙與協助的,可以找這些人說說話,心理輔導輔導,可能就好了。我們不是只有心理輔導,面對死苦臨終中陰時,金剛師兄也會來協助的。因為佛陀的教導,有顯法、密法二者,藏傳佛教中陰身的教導、修頗瓦法,或是其他教導,金剛師兄來祝福他、協助他,陪他一起念經。 如果是大圓滿境界至高無上的人,在他旁邊一直念《法界寶藏論》,或者一直跟他說我們有講過的大圓滿法,也不錯的。  如果是中等修行人,阿彌陀佛淨土等等的介紹,這次聽到《極樂願文》的內容,可以具體詳細地一直跟病者說。  如果是下等的修行人,只會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嗡 阿彌 牒瓦 釋」,可以一直不停地對病者念誦。因為生病嚴重者在醫院,聽到的就是醫院機器、醫院環境的聲音,如果病者的思想停在這上面是不好的。所以在病者身旁一直念誦佛號,可以幫助其將思想轉變至佛身上,這是有效果的,因為佛菩薩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強。 當你的親人或朋友生病時,要拿出你的態度來,不要躲起來。生病就生病,要敢面對。我認識的一位弟子不錯的,他敢面對我,他重病七天左右就會死了,生前還幫我安排按摩,並且帶我去,他手上拿著一串念珠,氣色還不錯的感覺,穿著一條看起來是天藍色的牛仔褲,舒舒服服地坐著,就是個好人。  總之,以後自己碰到問題,金剛師兄之間不要躲起來,可以跟金剛師兄說,生死輪迴是誰都會遇到的問題。桑巔卓噶生病嚴重時,我也到處講,因為我想,網路世界裡有些人可能是菩薩。在網路世界中碰到遭遇很慘、很可憐的人時,我立即對自己的根本上師,佛不二的根本上師祈請,懇求此人脫離輪迴、遠離痛苦,我就這樣祈願,你們也可以這樣祈願。 當你們聽到救護車的響聲時,或是你們開車遇到救護車時,你們要念藥師佛的名號,使之成為一種習慣,或是加上念誦藥師佛的心咒會更好。  藏族的世界裡,遇到有人生病嚴重時,吹法螺,其他人就知道今天有人生病了,有時聽到的是法會的法螺聲,但是在晚上的法螺聲,或是在休息時間吹法螺,大家就知道有人生病了,當下我們就會念經,或念「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總之,當我們聽到救護車的聲音、看到救護車經過時,也可以這樣念,對車上的病者有好處。  現在的佛教徒、瑜伽士、出家僧眾,時時刻刻

《極樂願文》供養之二十五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五  現在有些學佛的人看起來很痛苦、很辛苦,因為一個人住在山上閉關,連吃東西都不容易。因為真正在蘭若處裡閉關,食物等受用都很稀少,還有大自然的環境很寒冷,不容易生存。雖然在蘭若處閉關看起來很辛苦,但是來世能夠獲得圓滿的境界,會示現出圓滿的業果,所以是很圓滿的。  第二種則是行快樂之事而得到痛苦的結果。這是什麼意思呢?如獵人、屠夫等做了殺生的工作、事業,獲得錢財時,看起來很快樂的樣子。還有一些人做了傷害眾生的事情,如搶奪別人的錢財,行狡詐欺騙,做了很多不應該做的事情,或不符合人道的事情等。  另外有些人的生活就是獵殺、傷害很多動物的生命,看起來在有漏的世界裡,偶爾有開心的樣子,如喝酒、吃肉等等,但是到了最後,所獲得的卻是苦果,這就是行持快樂的事情而獲得痛苦的結果。所以在因果的道理上,凡夫眾生的快樂是沒有尾巴的,而學佛者的痛苦也是沒有尾巴的,尾巴的意思就是延長下去,這就叫尾巴,你要思惟這兩種態度。  沒有學習佛法的人,是不會想到因果業報,一天一天的飽,一天一天的玩,一天一天的得到東西,用搶也好,偷也好,殺也好,行狡詐也好,任何得到就是得到了,因為沒有因果觀念。雖然看起來是偶爾有快樂,但是所做所行都將因果不爽,怎麼會沒有因果呢?當此生當中的因果盛開時,還是必須被關進監獄的。這就是行持快樂的事情而展現出痛苦的結果。  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就會熟開了,這是一個道理。我們過去播下的種子,現在已經熟開了,無論是好的業也好,不好的業也好,我們所要的是安排來世,想要此生能改變,即使已經做了很多佛法的事情,還是不容易改變熟開的業力。除非有很大超越凡夫眾生的善根力量,或是很大的惡業,才有可能有一些轉變的力量,但是不容易。  先前播下了種子,現在果實已經熟開了,無論是快樂也好,痛苦也好,總是希望痛苦永遠不要存在,這樣一直駁滅它,一直反對它,一直不喜歡它。但是不需要有如此心態,因為快樂有快樂的好處,善根有善根的好處;同樣的,痛苦也有痛苦的好處,煩惱也有煩惱的好處。  那麼煩惱的好處是什麼呢?因為你知道是煩惱,所以它可以淨化,也可以懺悔,這就是煩惱的好處。另外痛苦有什麼好處呢?你遭受痛苦了以後,才會看懂自己;若沒有痛苦,就看不懂自己,因為太快樂了,如同北俱盧洲的人一樣,或是現在世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四  這世界上,有行持痛苦的事情而成就快樂的果,也有行持快樂的事情而得痛苦的果。行持痛苦的事情而成就快樂的果,是指我們在行持供養、布施以及五加行等廣大善業的過程中,雖然行持時身體是辛苦,難行能行地做了很多廣大的善業,或是以很多的金錢財物行持上供下施,讓自己錢財幾乎耗盡,但是所獲得的結果是喜樂。 因為上供很多,自己的受用不夠用;下施很多,自己的受用也不夠用,還有為累積福德資糧,身體一直磕頭做大禮拜,磕十萬個頭也是不容易,以及拜見上師,上師教訓你,雖然調整自相續煩惱的過程會很痛苦,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會很快樂。所以才說,行持是痛苦的,可是成果卻是快樂的,因為此生當中,難行能行地行持改變自己的過程都很辛苦。  例如密勒日巴尊者拜見瑪爾巴大師,為了獲得成道大手印之前,如《普賢上師言教》載述般,上師瑪爾巴說:「我要蓋房子,你來施工。」當密勒日巴快完成時,說地基上的石頭是我的三大意子所放,你必須把這石頭拿出來,這石頭一拿出來,房子自然也就毀了,這樣拆了又建,建了又拆,密勒日巴就是如此行持著上師所交代,各式各樣難行能行的考驗與磨難。  而瑪爾巴的上師那諾巴拜見其上師帝諾巴時,也是如此經過諸多大小的考驗與磨難。所以拜見一位上師,也許凡夫眾生的思想,和上師的要求做法行持是不一樣的,過程也都很辛苦,但是所得到的結果都是好的。接受的方法就是,要用清淨的心與精進波羅蜜的心來繼續延長下去,此即是行痛苦的事情而成就快樂的結果。 還有在行持廣大的善業時,可能不只過程辛苦,也有可能生病,金錢財物耗盡,家人生病等,諸多不吉祥、不理想的狀況陸續展現出來。事實上這是件好事,因為這是你善根的力量太強了,這是佛經論述所說的,不是我隨便說說。  有些人難行能行地行持佛法的事情,這是多好、多圓滿的事情,過去生生世世裡的惡業逐漸淨化之後,只剩下這麼一點惡業在此生當中盛開。有時候,善根很強的人看起來更辛苦,比平凡人還痛苦,比平凡人碰到更多的問題。 類似這樣的情形出現的時候,以因果勝道來說,處於久遠輪迴裡的你還不錯,因為生生世世最大的麻煩已經處理好了,只剩下些許的業力還沒有淨化。由於你善根的力量、善根的功德盛開在此生當中,所以你生病;由於你善根的力量、善根的功德盛開在此生當中,所以你家人生病;由於你善根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三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三  我之前印一些釋迦牟尼佛、蓮花生大士、蓮師如我像等佛卡,讓你們放在上半身衣服的口袋,不能放在下半身褲子的口袋,放好會有一個效果,保護力很強的。  我特別解釋一下,家人往生了,或快要活不下去的生病嚴重者,一定要放佩帶解脫在他身邊,持明有很多佩帶解脫。持明佩帶解脫是中陰文武百尊一如加持的大聖物,誰拿到佩帶解脫放在身邊,就會獲得加持力,此生不會墮入三惡道,這是百分之百的保證。  無論有學佛也好,或沒學佛也好,狗也好,貓也好,人也好,當面臨快往生時,一定要用佩帶解脫觸碰身體,活著時跟身體在一起,死的時候也跟著身體一起火化,這是最大的功德。你們不要忘記跟師父拿,以後碰到家人有問題時,你們必須拿著它,我前幾天也給了一些人佩帶解脫,與他們結緣,密法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佛經裡有很多記載,供養釋迦牟尼佛和供養現在的佛塔、佛像、上師等等,會有一樣的加持力,這是佛經所記載的。那麼這要變成平等的方法是什麼呢?你的心中要具足信心和相信,往昔釋迦如來是真實存在,雖然現在佛不在,但是佛塔依然存在,一樣具足很多的功德利益與殊勝圓滿。 還有,經常供燈也是不錯的,如果你不起煩惱,供很多燈也很好,我覺得很圓滿。以後阿藏珠巴法王的涅槃日,大家都在持明精舍裡一起供燈,今年是你們在各自的處所供燈,以後要集合起來,大家一起供十萬盞燈,最起碼一萬盞以上,有幾萬盞會更好,供一整天。供燈的人是辛苦,誰能耐得了辛苦的本事就行持,戴口罩好好供,我涅槃以後,你們也是這樣持續供燈下去,這很不錯的。因為透過供燈功德的加持,往生後將轉生於上三道,縱然是三惡道的黑暗也會明亮起來而不墮入,所以供燈有很大的加持。  供燈的過程,無論是一盞燈也好,七盞燈也好,很多盞燈也好,它都是很溫柔的,很慈悲的,好像佛真的親臨現場一樣。供燈修法時,心要好好地安靜下來,每一盞燈的燈火都如同是普賢雲供般地展現出來,同時心中具足修行的真理,再將燈一盞一盞仔細地供上去,以如此的方式來供燈,代表具足智慧燃燒的信心,所以供燈是不錯的供養。  釋迦牟尼佛曾宣說過,山坡上流下去的水是很湍急的,以如此比喻,惡的業力會讓我們遭受很大的窘迫,善業的力量也是很大的。  每一個凡夫眾生遇到惡的業力窘迫時,家人或自己本身出現問題,這時候不要怕,本來就會有問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二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二  《入中論》載,月稱菩薩說,人沒有金錢財物,人會不開心的。如果你開心的源頭是金錢財物的話,那麼布施與供養是很重要的。福報如同我們渡河的船筏一般,具足福報的話,世出世間很多事情都會圓滿。想要具足福報,一定要做什麼嗎?即使只有一把米,一把青稞米,一把大米等等,也可以供養佛。  藏傳佛教供曼達拉時,很多僧眾一起修持曼達拉,「諸香塗地敷榮滿妙花」等等修完以後,就要撒米,這樣供養米的意思是一樣的。有些人是用自己美好的念珠等等,也可以拿這些獻供,因此什麼都沒有的人,也可以意供,看到任何的物品都可以觀想供養諸佛菩薩。 我要心想事成,想要賣房子,你要動很多好的念頭,這樣房子比較容易賣出去。首先你要愛惜這房子,將屋裡打掃乾乾淨淨的,無論是賣出去也好,賣不出去也好,你心裡要有滿足心,自己要先練習滿足心,這樣房子才會賣出去。如果你心中沒有練習滿足心,有了這麼好的房子,卻變成你的障礙,這就有點奇怪了,所以要先接受這個房子,心裡很歡喜大方地面對這個房子,將屋內打掃乾乾淨淨,供養諸佛如來。自己現在不煩惱,很開心,有一天一定會賣出去的。  生死輪迴裡最解決不了的事情是死,再者是病,其他事情都還好,都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小事情,所以要歡喜自在一點。沒有任何東西的人,一點點的米也可以供養。如果上供下施,什麼都不做,也不改變自己的心情,也不降低煩惱,也不聽聞佛法,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卻希望獲得成功,真的有點困難,即使是佛來也做不到。 因為佛曾說過:「我教你的是方法,如果任何的方法都不行持,怎麼可能改變呢?」一直想著我的先生這麼煩人,我也跟著心煩,這不是很奇怪嗎?既然我先生這麼煩了,我當然不能心煩,為什麼呢?因為先生是凡夫眾生,你現在是瑜伽士的身分,所以你要不心煩,你要將所學習的佛法感染他,將你的智慧感染他,將慈悲感染他,將力量感染他,將功德感染他,將事業感染他,他會變得越來越好的,所以慢慢地一起做。 如今佛已經不在世間,又應該如何供養呢?持明精舍的佛像是數一數二的好,西藏、不丹、尼泊爾這些地方都有這麼好的佛像。在全寶島有佛像的地方,持明精舍的佛像是數一數二的莊嚴。持明精舍的佛像尺寸大小、其中裝臟的內含物品都很殊勝珍貴,因為福報具足的人都參與,這些佛像都是有人供養我的時候,我自己親手買

《極樂願文》供養之二十一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一  再來說,我們可以用兩種角度來看舍利弗與目犍連,以勝義諦來看,祂們是佛的化現;以世俗諦來看,這兩位是小乘的比丘。以小乘的比丘來看,舍利弗為什麼俱全這麼廣大的智慧呢?舍利弗的前世是一個婆羅門的太太,這時來了一位獨覺乘的比丘,他想縫製一件法衣,但是沒有針也沒有剪刀等等,於是她供養他一根針,再供養他一把刀,之後祈願圓滿。  她發了一個願,也由於福報具足的原因而成為舍利弗。俱全廣大智慧,乃因「刀」代表智慧睿智的力量,「針」代表銳利的力量,所以這是成為智慧廣大的舍利弗的原由,這個故事是以世俗諦來說,以共同法門的角度來探究。  若是以不共法門來說,舍利弗前世的發心不一定是如此,有一個人想要祂的手臂,祂斬斷右手臂以後拿給這個人,這個人不高興地說:「為什麼你不用右手拿給我呢?」舍利弗的前世心想:「我這一隻手早就斬斷了,怎麼用右手拿給他呢?」頓時祂的發心有點退失。這就是會後悔的事情永遠不能做的原因,我們要行持供養與布施時,如果自己心裡會捨不得、會承受不了、會後悔的事情都不能做,不後悔的事情才能做,這是以舍利弗供養布施的程度來作為說明。 阿難多聞能強記所有的佛經。祂前世時,遇到一位阿羅漢前來乞食,祂供養滿滿的食物在這位阿羅漢的缽盂內,由於供養滿缽食物的功德利益,佛陀預言,阿難會具有廣博且過目不忘的強大記憶力。這看起來很簡單,只是供養一缽飯,今天我們這些人裡面,給過我多少的一碗飯呢?但是供養的心態不一樣,所獲得的果報就不一樣,如果心態是平凡的心態,所供養出去的食物也只是平凡的供養。如果恭敬供養的對象是如諸佛如來一樣厲害的覺悟者,其功德利益則更加強大。 阿難的前世祈願:「我供養滿缽的食物,願我生生世世自相續之中都要具足圓滿的佛法。宛如此缽穩固不動地安置於缽墊之上,這種穩固的力量,讓我生生世世聽聞所有的佛法皆永不忘失。」祂發了這樣的願。  總之,供養和祈願二者要同時行持。對於你供養出去的物品,不要小氣。已經供養出去的物品,要非常大方的供養,這樣的功德利益會更加強、更廣大。  現在我們無法親見佛陀,雖然寺廟屬於物質,但事實上也能利益眾生,只是能遇見講經說法者會更好,因為善知識是佛陀的代表,佛陀曾說:「五濁惡世時,眾生處於苦悶之中,我將以善知識的模樣來度化有情。」這是佛陀親口

《極樂願文》 供養之二十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二十  有一個故事,某地有一個小孩,一出生時,就一直降下花朵,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前世供養花朵的功德利益。他前世是一個很窮的窮人,什麼金錢財物都不俱全,他在地上摘了一朵花供養三寶,九十一生的輪迴處都是一出生,就會降下很多花朵。因為他的心態是:「我什麼都沒有,我摘一朵花供養諸佛如來。」這樣的心態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利益,所以供養、布施真的有很大的加持。  有一次,一個窮老頭去種田,只有一碗可以喝的白粥。佛陀來到了當地,當地的人們都去供養佛陀。他沒什麼東西可以供養佛陀,就把現有的白粥供養佛陀,他想:「我什麼都沒有,此生就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現在佛陀來了,遇到這麼具足福德的對象,我要去供養。」佛陀也非常歡喜,將窮老頭供養的白粥放進缽裡,對白粥加持,這碗白粥就變很多,當場所有的僧眾都可以喝到。  這時佛陀也迴向其功德,因為供養粥的功德,窮老頭種植的田地竟長出很多的黃金,此事讓波斯匿王知道了,就派人去搶這些黃金,但搶回去的黃金又變成米了,而窮老頭的田地裡還是繼續長出黃金,有此功德利益是與布施及大方供養的心態有關,才會獲得這麼殊勝的結果,所以看起來只有小小的一碗粥卻增長了大大的功德,原因就是他供養的心態。  之前有一座城裡有很多富有家庭的太太和媳婦們,她們出去玩的時候,身上戴了很多莊嚴的飾品,一個很窮的婦女,她生活有點辛苦,心情也很痛苦。這時剛好有一位聲聞乘的比丘走過來,當下她心中生起很多信心。心裡想:「因為我過去生沒有累積福德,所以此生才這麼窮。我今天要將乞討到的飯拿去供養這位聲聞乘的比丘。」  此時,剛好聲聞乘的比丘也向她乞食,她供養比丘以後,心中祈願:「願我生生世世都不要出現痛苦的事情。」她一祈願後,生生世世的輪迴中都投生為富有的大財主。她供養的東西有多少呢?她只有將乞討到的一餐飯拿來供養聲聞乘的比丘而已,這又是一個供養心態的好處,這樣有很大的功德利益。這些故事都不是佛陀開玩笑說的,在佛陀的成道故事或是佛經裡都有記載。  最後這位婦女在賢劫第四尊佛釋迦牟尼佛的時代,成為一個很有錢的婆羅門太太,她已經淨化惡業了。當時一位比丘恰噶正在講經,於是她聞法獲得解脫,所以供養的對境是很重要的。  對境是三寶,對境是覺悟者,對境是大成就者,善行一次就會獲得解脫成佛的種子;惡行一次就會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九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九  如果過去世沒有累積福德,現在要開始累積福德資糧。那麼一定要靠金錢財物才能累積福德資糧嗎?不是的。沒有錢、沒有財,不要任何的紅包也可以累積福德資糧,把自己的心念控制起來,只要心中有明亮的心情、安靜的心情、自然的心情、不雜念的心情,都可以供養上師與諸佛菩薩,這些都是最好的供養,這是一種境界供養。  有的人去山上蘭若處裡,一生當中一直修持究竟大圓滿法,證悟究竟大圓滿法,心裡一絲一毫都沒有浪費過,他的境界就是最好的供養。同樣的,凡夫眾生心裡可以想:「我今天好煩,算了,不煩了。我要用佛法來對治、消除雜念煩惱,消除煩惱的部分也可以供養。」如果有金錢財物的人,你很想供養,也可以供養,很好。總之,這輩子我們要盡力去累積諸多功德,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我們的身體是過去生命形態所造作的結果,未來會投生到哪裡呢?則是由我們現在的心態來決定。經論中提到最大的功德是聽法,為了聽法走一步路,其功德是極為廣大的。今天有一位弟子來了兩次,他已經獲得兩次的功德利益,非常圓滿。為了聽法,吹法螺或敲鼓,或者出家僧眾肩膀上放一個木頭敲打,有大小不一樣,打出來的聲音也不一樣,聽到時,可以播下解脫的種子,所以聽法的功德利益就是這麼廣大。  還有,來法會現場的聽法者,如果是病情嚴重者,聽法也一定有幫助,病情會好轉的。家人中的窮人或者家人中的病人,你聽法的功德利益可以迴向給他,這是最大的功德,所以我們將聽法的功德,大方的功德,心明然的功德,心燦爛的功德,以及自己具足福報的功德,不斷地供養諸佛如來,累積更多的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這樣我們此生當中難得的人身才有效果。  我們今生出生在南瞻部洲裡,而且已經接觸北傳大乘佛教的藏傳佛教,顯密雙融的佛教,並值遇傳承的上師。僧伽二部的出家僧眾與白衣柳葉群都在這裡,在阿藏珠巴法王傳承住世的教導下,我們有繼續學習佛法的機會,這是最大的福報,所以還要繼續增加福報,再增加福報,因為不知道未來會投生到哪裡?自己要好好想一想。  往昔舍衛城中有一個非常窮的老太婆,名叫念嘎嫫。有一天,有一些富有的夫人們要去拜見佛陀,帶了很多想要供養佛陀的物品以及油燈,他們把想要供養佛陀的物品全都拿去供養。這位窮苦的老太婆心想:「我很想供養、積福德,我要在佛陀的現前供養,可是我福報太不具足,但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八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八  以發菩提心為主的聽聞佛法、思考佛法,身口意三門要做善,做善時,應從七支供養開始做起。七支供養裡的第一支就是大禮拜,為什麼要做大禮拜呢?我們人人都有固執的心、自尊的心,平常人都有自尊心,誰都不投降誰,誰也說服不了誰,每個人都有傲慢的心情,為了要讓它降低,所以要從五體投地的大禮拜開始做起。  首先觀想前方虛空遍滿諸佛如來,我及一切有情眾生一起大禮拜。如果修行境界很高,自心不二的諸佛如來都在虛空之中,信心之中。如果你是修行根器比較鈍的話,觀想諸佛如來在上方的虛空,如顯空無別的彩虹一樣,也觀想顯的部分、空的部分都如彩虹的空性一樣,以這樣的觀想來做大禮拜。  第二供養支,供養有兩種,獻供和意供。獻供是獻上已擁有的物品,即稱為供養。寶島的人們都會這種供養,全世界裡最會上供下施的民族一定是寶島的人,基本上很多人都懂。意供,昨天已介紹八吉祥物、八吉祥標幟、七寶,還有本成世界的東西,有太陽、月亮,它們好像是一盞燈,以及眼睛所看到東南西北美好的世界,美麗的湖海,或者中央山脈等等,一切美好的世界都可以意供。  對諸佛如來最好的供養是什麼呢?對上師最好的供養是什麼呢?你可以控制得了自己的念頭,一切煩惱的雜念影響不了你,一切煩惱的雜念都降低得了、消除得了、刪除得了、淨化得了,多多少少心的乾淨、心的清淨、心的明然都供養上去,這是最好的供養。  心明然、心清淨、心乾淨的時候,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一切都是非常非常的圓滿。還有我們看到一位美麗的小姐,可以上抬在心裡供養,這樣很好。自己有珠寶、珊瑚或黃金等等都可以供養上去,另外大海、山水等等一切也都可以供養,這些都是非常殊勝的。  經論裡有很多供養的故事,昨天已經講了一些故事,提到供養有多好、多麼殊勝。往昔巴智仁波切在講述《極樂願文》時,很多窮人們也去參加。但是窮人沒有可以供養的東西,他便對窮人們說:「你們先去要飯,再將要到的飯拿來供養。」供養可以練習大方的心,巴智仁波切是這樣教導的。先有供養以後,就累積了福德,所以這點很重要。巴智仁波切的做法是先請窮人去要飯,再供養上師或是供養佛堂。這樣對巴智仁波切本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因為他不缺食物,幾千個人都敬拜他了,不會餓死,也不需要一個窮人的食物。但是他要訓練窮人大方的心態,以及累積福德的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七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七  口中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或是心咒「嗡 阿彌牒瓦 釋」,心中禪坐,觀想極樂淨土的三尊主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如海如雲的佛菩薩。觀想自己在阿彌陀佛的現前,用五體投地的大禮拜方式來懺悔,自己左右都是親人,前方都是仇敵,周圍還有滿滿的一切有情眾生,共同一起磕頭。另外隨喜的磕頭則是小禮拜,無論是五體投地的磕頭或隨喜的磕頭都可以行持,我們的身口意三門都應如此修持。  身體方面也可以行持累積福德資糧,如校稿、打字等等都是身體上的行持,跟供曼達拉一樣有同等的效果,所有累積福德資糧應默默地行持才是最好的,舉凡最厲害的修行人都是默默地行持很多很多的善業。但是不默默地做也行,因為也可以讓別人隨喜。  在語言上面,可以從你的家庭開始說佛法,這點很重要。當你罵人時,一點都不客氣地罵,所以在說佛法時,還客氣什麼呢?你不需要說密法、說大圓滿法,你可以說釋迦牟尼佛甘露般的法門,誰聽到誰歡喜的法,但是在你說佛法之前,自己多多少少要做到,不然光說不練是沒有用的。  你們也要當一個表率,證明自己去了持明佛學的傳承、學習阿藏珠巴法王的傳承,雖然我看起來是一個怪怪的人(仁波切自謙),但是講出來的佛法還不錯,講的都是教法、證法為主的佛法,因此你們來到持明聽法是會有收穫的。  如之前經文裡所述的故事一樣,印度的商人們要渡海去取珊瑚及各種摩尼寶等等,他們會歷經千辛萬苦,諸如海浪很大,海裡有怪物,海上的風很大等等,有各種危險的情況,死亡的機會也很多,當時的船不夠堅固,安全性也沒這麼好,大多是由木頭或牛皮製成的船筏,很容易翻船,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到達海的另一端,幸運的人可以取得很多珊瑚等等珍寶,但是有的人卻什麼寶藏也沒有拿,只是兩手空空地回來,這樣值不值得呢?當然是不值得。  我們來到南瞻部洲,獲得暇滿難得的人身,遇見大乘的佛法,遇到有慈悲心、有教法、證法的善知識,這時你要珍惜這位善知識以正知正念所說出來的一切佛法,並且將佛法運用在心中,就能得到一些體悟。佛法是要做出來,而不是說出來,做出來以後,再用語言講法分享出去。  每天禪定是很重要的,不同根器的人有兩種禪定的方法。以根器鈍的人來說,要在安安靜靜的處所裡,用七支坐法的方式來打坐,身體要挺直,如隴千冉蔣的姿勢一模一樣的打坐,這樣才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六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六  《極樂願文》的極樂世界是指極樂聚合在一起,也就是無漏的樂都聚在一起。人界裡有的是有漏的樂,擁有財富的人、愛玩的人、或是歡歡喜喜的人等等,世界上有漏的開心到處都有。今天一位弟子像一隻猴子一樣,爬上樹上綁風馬旗,其他弟子和我在樹下,看了就發抖,他覺得很開心、很好玩,這也是有漏的快樂,我們隨時都會有這種有漏的快樂,也許是短暫存在或是長時間存在,但是無漏的快樂則是不容易獲得。  西方極樂世界的快樂是無漏的,因為極樂淨土有三尊佛菩薩及如雲如海的佛菩薩,而且聽不到三惡道的名字。極樂世界具足無漏的快樂,具足無漏的大樂,所以稱之為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是用什麼方式示現出來的呢?是內心所展現出來的境界,不是指外在高高的山上或是外太空等等西邊的世界,一直往超越的地方尋找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不行的。對於具足豐富滿滿環繞的業及煩惱的人來說,根本就沒機會去西方極樂世界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明然的心情燦爛所現,是慧然的心情自然展現,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遠離有漏的無漏淨土。  例如鏡子上有很多的污染,這面鏡子就無法展現出太陽、月亮、天空、外界景象等等,也就是說,如果鏡子上面沾滿麵粉或化妝品,沒有擦拭乾淨,就無法映照出任何東西。對於心都是清淨、遠離污染的人來說,西方極樂世界自然會出現,這是科學,科學就是真實,人類可以想得出來的道理,只要心清淨乾淨,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就會出現。  先不用說到達極樂世界,更不用說獲得無漏的快樂,當我們開心的時候,心輕鬆的時候,才會出現有漏的快樂。心不開心、心不乾淨時,不用說出現無漏的快樂,連有漏的快樂也不會產生的,心情還是處於悶苦之中,這是一種證明。  我們心乾淨的時候,就會出現有漏的快樂,連吃一顆饅頭也會很開心。上班族也好,家庭服務的人也好,坐在同一張桌上,今天你的心情很開心、清淨明燦的時候,即使吃一顆饅頭,也會很開心。  明天也在同一張桌子,同樣的吃一顆饅頭,若是心裡污染多、煩惱多、複雜多、痛苦多,仍然快樂不起來。心情乾乾淨淨的時候,思想非常純淨的時候,思想圓滿的時候,思想本質慧然圓滿禪定的時候,心裡容易示現出阿彌陀佛,所以我們首先要有信心的態度,這點很重要。  有了清淨明燦的心情、具足信心的態度以後,佛是什麼呢?諸佛菩薩們歷經三大阿僧祇劫成道的過程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五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五  不要小看小小的善根,小小的物質布施供養也會獲得大大的功德,我經常說到這部分的內容,因為一滴一滴的水滴在這裡,即使滴一次之後,過了好久再滴下一次,最後也會滴滿整個大鍋子,因此一滴一滴的善根、一滴一滴的供養、一滴一滴的布施都是很有效果的。  你們是瑜伽士,修施身法時,連自己的頭髮和指甲都是可以供養布施的,是真正真正的布施供養。做煙供也是供養布施,都有著無數的效果。我們供養布施時,心裡所想的源頭就是大方,對自己不慳吝,對他人也不慳吝。一是對自己捨不得,二是對他人捨不得,一叫「森結給」,另一是叫「森嘎」,兩方面都是慳吝。  總結而言,了知滿足心就是永遠的財富,不放棄努力,看得起自己,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就是自己,世界上最成功的源頭就是努力。努力有痛苦的努力和歡喜的努力兩種,歡喜的努力才有效果,沒有歡喜心的努力也許會讓你生病。  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要有歡喜心,如果常想人這麼煩,群體這麼煩,工作這麼煩,老闆這麼煩,煩煩煩,一百個煩出來,這時你心裡要說服自己:「這些都不用煩,他們本來就是凡人,我為什麼要煩呢?他雖然煩我,但我不煩。我努力、開心,在自己不煩的情況下,好好地努力,一切的結果都會圓滿解決的。」 一切的煩惱都上抬在心裡,這是不好的,你想想看,如果將廁所裡的糞便全部拿到家裡的床上,這是自己的問題,它本來就是在廁所裡面的。同樣的,很多凡夫的煩惱都是存在於各自的相續之中,不是存在我的相續之中。若他人相續之中的所有煩惱都拿到自己的相續之中,這是自己的錯。就像你把廁所裡的大便拿到你的床上,那是你的錯,還是他人的錯呢?  總之,他人的煩惱確定不要上抬在自己的心裡。滿足的心情、不煩的心情、大方的心情,看得起自己,一切都是以自己為主,要經常這樣想。這個世界裡要有圓滿的結尾是不太可能的,因為我們是凡人皆有缺口,不會是圓滿的,人生有苦苦、行苦、變苦等等,我們的生活本來就是在缺口之中存在的。  為什麼有缺口呢?因為你不是十向自在,也不是證悟八不離戲的空性而乘願再來的人,而是在反反覆覆的業力之中還要往上爬的人,因為我們會有很多缺口,所以不容易滿意的。當事情雖然沒有滿意的結果時,心情還是要滿意的。事情不圓滿的時候,心情還是要圓滿的。身體沒有這麼圓滿,你心情圓滿就是一切圓滿的源頭,總之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四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四  有些人很努力的結果,得到了很多的金錢財物,但是從沒有想到要供養。雖然他手上的金錢財物俱全圓滿,但是心態卻沒有想要做任何的布施。可是有些人很想布施,手上卻什麼都沒有,我想布施供養,我想上供下施,但財力不足,或是有些時候財力足夠,但是心力不具,所以我們要培養上供下施的習慣,如《入菩薩行論》裡所說,以左右手練習相互供養,這很重要。  眾生為什麼要布施呢?《入中觀論》的第一句就是闡釋布施的美好,因為人經常可以接觸到布施。第一個布施是容易的,對凡夫眾生來說是如此,例如我有兩瓶眼藥水,一瓶送給某弟子,剛剛也布施給他一塊貼布,這是其他弟子供養給我的,我再布施給他。  意思是說,我們人與人在一起比較有接觸的機會,布施對凡夫眾生是最容易的,功德也是最大的。即使沒有經常布施,但心態也要大方,自己要大方的用,大方的想,不要想一百年以後的事情,或想自己的小孩等等,這些都一直想,或是想要等你具足金錢財物以後,才來享受,這就不容易了。  你現在有什麼都行,有些弟子該玩的玩了,該吃的吃了,該貸款的貸款了,什麼都做了,很圓滿了,很好很好的道理。誰知道人生有多長呢?有些人可能已經有了一千三百萬、一千五百萬,或是一億的錢,但是做了一些事情以後,錢就不見了。也許一開始是想幫忙他人的,也許是心還想著要賺更多錢等等,這時不僅幫不了人,反而損失了很多錢。  剛才說到要練習大方,心情要大方,練習對自己大方,雖然沒有金錢財物,但是好開心的樣子,要忘掉沒有金錢財物的痛苦啊!顯然一直想著沒錢也沒有用,想著沒錢和努力相比,努力比較快,或是去累積一點福德比較好。若是一直想:「我沒有錢、我沒有財。」這樣想真的是一種煩惱。 如果今天我有一顆饅頭,用無名指捏一點點饅頭起來,有一個傳說是嬰兒的無名指在母胎中是放在鼻孔裡(仁波切把雙手的無名指各伸進兩個鼻孔裡做示範),代表兩根無名指很乾淨,因為它沒有胎裡的染污,所以比較容易上供下施。  你拿出一顆饅頭來供養諸佛如來,說不一定會得到轉輪聖王的功德,所以不要一直想、一直擔心自己沒有金錢財物。這樣供養以後,開開心心的吃完這顆饅頭,說不一定明天會有兩顆饅頭,因為有努力和具足福報了。心情大方的真理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千萬不能放棄,心情永遠都要大方,對自己大方,對他人也大方。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三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三  供養之物無論大小都可以,這要記得。若認為只有大的如很多的金錢財物才可以供養,小的如一朵花就不能供養,這樣的觀念是不行的。《入菩薩行論》裡提到,自己沒有擁有的和本成的,這兩個意思是一樣,世界上原有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本成的。  《入菩薩行論》提到沒有主人的財物,例如美麗的草地、美麗的大海,這些東西心裡觀想起來,供養諸佛如來會有很大的功德利益。為什麼要有供養的心態呢?因為很多人雖然手上具足財富,但是心上不具足財富,另外,也有很多人是心上不具足財富,甚至連手上也不具足財富。  《入菩薩行論》的寂天菩薩云:「我是什麼都沒有的窮光蛋,真正的窮人,什麼東西都沒有。而沒有主人的雪山、淨水、鮮花、草地等一切美麗的事物,都可以上抬在心中供養喔!」這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往昔釋迦牟尼佛和阿難托缽時,有兩個小孩子用沙子在路邊蓋了美好的寶藏、倉庫等等,這時佛陀和阿難剛好經過,兩個小孩就跑過去想以代表寶藏的沙子供養佛。因為這兩個小孩的個子太矮,可是佛太高了,沙子無法放進佛的缽中,所以供養的小孩借助爬上另外一個小孩的肩膀,把沙子放進缽裡做為供養。阿難看到時,想把沙子拿走,可是佛陀阻止說:「不要拿走,將沙子供到大雄寶殿裡。」後來這個具足福報的小孩,來世即投生成為阿育王。雖然這個小朋友供養小小的東西,但是他有想供養的心態,即使供的是泥巴或沙子,可是此功德利益卻能讓他成為阿育王。  那麼阿育王是誰呢?一個晚上即能做成十萬個佛塔,在印度和西藏的佛教裡是非常有名的轉輪聖王,阿育王西藏叫釀釀玫,另外一個小孩就變成阿育王的大宰相。可見因為心態的關係,縱然是供養小小的東西,也能有大大的功德利益。反之,雖然供養大大的東西,但是心態太狹窄,這樣也不是很好的。  總之,供養三寶要有非常大方的心態,以祈願圓滿的方式念誦《普賢菩薩行願王品》。也可以更新再來,也就是我們過去雖然已經供養了很多東西,但是那時供養的心態不正確,現在可以重新想著,我們過去的供養都是大方無執著的,在無漏智慧俱全的諸佛如來的現前,或上師三寶的現前,我供養上去,這就是更新、重新供養了,這樣會有些效果,也可以如此供養。  以前有一對夫妻,他們很窮、很窮,雖然很勤勞,但很辛苦,有的時候只能得到一些衣服保暖,或是稍微吃一些的食物。因為他們

《極樂願文》 供養之十二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二  有些人一輩子一直努力用著手工作,把手的血全都流乾到石頭上面,或是一直用著腳工作,把腳的血也全都流乾到木頭上面,如同白天的人工作、晚上的狗吠叫,這麼認真努力。有些人辛苦成這樣,身體都是黑漆漆的,很瘦、很苦的樣子,可是最後還是得不到什麼東西,縱使得到東西也是很少,有些人完全得不到,有些人得到了,也變成和敵人共有、或被搶走,這些都是因為福報不具。  你今天有錢,但必須要能保得住這些金錢財物,要能受用得起這些金錢財物,你才算真的有錢。最起碼不要變成一個雖然是最有錢的人,但卻在爭吵之中過生活。有些人很有錢,但是家裡的人互相打官司等等,出了很多麻煩的事情。  中等的人一直忙碌著兒女婚嫁等等事情,這只是讓自己的家業擴大而已。一個比較厲害的人,都會行持上供下施,當然欲界的人也有家人,除了照顧家人,也應上供下施,這才是最殊勝圓滿,所以我們不但要努力,而且更要具足福報。 若是自己有福報,卻什麼都不做,會成功嗎?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努力,也沒有因緣和合啊!因緣和合是福報具足的因上佔百分之八十,緣上面則佔其餘的百分之二十,所以一定還需要努力,再加努力。  然而有的人努力加努力都沒用,看起來更加失敗的感覺,這真的是福報不具,也是因為過去世因果的問題,因此這輩子要多多行持上供下施。  我們要記得布施的本質是,大方的上供下施。我有一個茶杯就送一個茶杯,我有一支手機就送一支手機,但不是我所有的東西都送出去才是布施,這是不一定的。  心裡的大方是自己要捨得,不慳吝,什麼都行的心態,心量很大,這才有效果的。具足金錢財物者越布施越會有成就、越能圓滿成功,也會讓福報越來越增廣。  有些人偷東西、搶東西,有些人一輩子當傭人,一直一直做,非常非常辛苦,卻得不到很多的東西,就是因為福報不具,所以福報是很重要的。  例如我們需要玉米,首先要有種子,播下種子才會得到玉米。我們需要金錢財物是正常的,但是首先要累積福德資糧,唯有上供下施才能具足福德。一開始要先播下種子等等,且不離開努力的過程。  偷東西的人、搶東西的人,捕獵動物的獵人、宰殺動物的屠夫等,雖然看起來有一些錢,但是不容易積累。有些人一直行持殺生,到最後,所得到的金錢財物也是有限的,只夠這輩子吃飽一點點而已,所以並不厲害。  我們應有的本

《極樂願文》供養之十一

圖片
《極樂願文》  恰美仁波切著作  仁增塔欽仁波切講述  參、往極樂淨土四真理二、身口意積聚福德 (二)供養之十一  還有一個故事提到,金錢財物俱全圓滿時,不滿足是不好的,因為當自己的人生圓滿時,還要為了一直擴大而做一些事情,這樣是會出現麻煩的。以前有一個人背了一袋豌豆,他放在一棵樹旁,然後跑去解尿了。這時,有一隻猴子從樹上爬下來,牠抓了一把豌豆後,想著趕快爬到樹上去,當快要到的時候,突然掉了一顆豆子,為了要撿那顆豆子,他把全部的豌豆都丟出去,就趕著下去找了。這時豌豆的主人回來了,丟出一塊石頭便打死這隻猴子。此處有一尊神說,猴子已經圓滿得到一把豌豆,却不要,只是為了尋找一顆豌豆,這隻猴子真的很愚痴啊!  這個比喻是什麼呢?我們俱全了很多的物品,可是卻永遠都不會滿足,這時就應用上述猴子的故事來說服自己。貪心越擴大的時候,終有一天中間會出現破洞的,就像拉麵皮一樣,一直拉拉拉,最後中間就有破洞了,所以沒有滿足心是非常不好的。  以前有位獵戶,他射毒箭打中一隻大象,大象也生氣殺了這位獵人,結果獵戶和大象都死了,這時,來了五百個強盜,他們想吃這隻大象,其中的兩百五十個人去挑水,另外的兩百五十個人就去切煮大象的肉。之前他們一起搶到少許的金錢財物,這兩百五十位煮肉的人就想:「我們盡量吃飽,吃完以後,在剩下的肉下毒,毒死那些去挑水的人,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所有的金錢財物,不用分給他們了。」 此處去河邊挑水的人也想:「我們先喝完足夠的水,然後在帶回去的水裡加毒藥,毒死那些煮肉的人,我們就可以拿到全部的錢和肉了。」然後他們彼此都這樣做了,結果全部的人都死了。 這個時候來了一隻非常飢餓的狐狸,看到五百個人死了,還有一頭大象,面對這麼多豐富滿滿的食物,牠覺得應該要慢慢吃,先不急,於是想先吃弓上最硬的弓弦。一吃的時候弓弦斷了,結果被弓擊中頭部,也死掉了。可見有慳吝心是非常不好的,為什麼呢?因為互相慳吝、互相嫉妒、互相爭鬥,金錢財物完全不滿足,最後大家都死了,而老狐狸也為了吃堅硬的弓弦,卻因弦斷而被弓擊中身亡,此時樹木裡的一位天神說出了全部的經過,深覺可笑。  非常慳吝的人,即使他家的金庫有很多的金銀財寶,相當於現在銀行裡累積很多錢的人,或者居住在高原上的富貴人家,無論是茶也好、肉也好、酥油也好,都有很多很多,還有很多的牛和馬。可是越擁有越累積,卻也從來沒有想到過無常,或從來沒有想要上供下施